背景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色素脱失病,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氧化应激及环境因素等。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T细胞的活化——通过分泌炎症因子如IFN-γ、TNF-α、IL-6等,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引发黑色素细胞的凋亡和合成功能抑制。当前主流治疗虽涵盖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及光疗,但疗效有限且伴随较多副作用,亟需安全有效的天然疗法辅助治疗。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起源于黄帝内经记载的“燃针”技法的丝状火针,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白癜风的辅助治疗。尽管已有初步临床报告证实其疗效,但其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其推广和优化。 2025年发表于《Chinese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Filiform fire needling therapy relieves T cells-mediated melanocyte apoptosis and dysfunction by inhibiting JAK/STAT3 pathway via Mfsd4a in vitiligo”,首次探究了丝状火针(FFN)治疗白癜风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不仅在临床患者中验证了FF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在单苯酚诱导的白癜风小鼠模型中阐明了其通过调控免疫信号通路保护黑色素细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针灸治疗白癜风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招募11名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采用8周丝状火针治疗方案。同步建立单苯酚诱导的C57BL/6小鼠白癜风模型并行FFN治疗,同时分离患者及动物病灶处的T细胞,开展与黑色素细胞共培养体外实验,结合流式细胞术、ELISA、RT-qPCR、Western blot及RNA测序揭示信号通路变化,进一步利用shRNA干扰Mfsd4a验证其功能。 研究结果 1. 丝状火针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病灶及调节全身炎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