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青(SYQ),因其“清热解毒”之特性在医药领域备受瞩目。当代科学研究已证实其多重药理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降低炎症水平、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有效抵御细菌感染引发的肺炎等。尽管多项研究表明SYQ叶提取物在抑制DSS诱导的结肠炎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关于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需进一步探索与明确。
一篇名为“Mechanism of Nicotiflorin in San-Ye-Qing rhizome fo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n ulcerative colitis”的论文,在权威医学期刊《Phytomedicine》上发表,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图1 论文首页
SYQ对UC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研究构建了UC小鼠模型,并且以5-ASA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图2A)。结果显示,与NC组相较,经过DSS处理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表明UC模型构建成功。然而,经过SYQ治疗后,小鼠的体重出现了显著的回升(图2B)。DAI评分方面,DSS处理的小鼠DAI评分显著上升,而SYQ处理组的小鼠DAI评分则显著下降(图2C)。
图2 SYQ对UC小鼠的体重、结肠长度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经DSS处理的小鼠其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上升,相反,SYQ治疗的小鼠则呈现出明显的评分下降趋势(图3A-B)。为深入探究SYQ治疗对小鼠结肠炎模型结肠黏液屏障的具体效应,研究采用AB-PAS染色技术,对结肠组织进行了细致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较,DSS处理的小鼠结肠组织中粘蛋白含量显著减少,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黏液屏障的受损。而在SYQ治疗组中,粘液蛋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且结肠黏液屏障的损伤程度也相应减轻(图3C)。
此外,为全面评估小鼠的肠黏膜通透性,研究还采用了灌胃FITC-右旋糖酐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表现出显著的屏障破坏现象,且进入循环系统的FITC-右旋糖酐数量大幅增加。然而,SYQ治疗后,小鼠的黏膜通透性明显降低,屏障损伤程度亦有所减轻(图3D)。

图3 SYQ对UC小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综上所述,SYQ在治疗小鼠UC方面所展现的潜在治疗价值,这对于进一步探索SYQ在治疗UC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对接分析

图4 分子对接图
Nicotiflorin通过抑制NF-κB通路和NLRP3炎症小体激活来抑制体外炎症
研究还从小鼠中分离了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并构建了相应的炎症模型。经实验观察,发现Nicotiflorin能够显著降低NF-κB 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这一发现暗示Nicotiflorin对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下游活动来实现的(图5A)。考虑到IL-1β和IL-18是炎症小体激活的关键标志物,研究发现经LPS和ATP刺激的BMDM细胞显著增加了IL-1β和IL-18的分泌,然而,Nicotiflorin的处理显著抑制了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图5B-C)。此外,WB分析确认了Nicotiflorin能够有效抑制炎症体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激活。综上所述,Nicotiflorin对NF-κB通路和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显著抑制作用(图5D-E)。

图5 Nicotiflorin 通过抑制NF-κB激活和NLRP3炎症小体激活来抑制体外炎症
总之,从SYQ的根茎中提取的提取物具备针对UC的治疗潜力。其关键活性成分Nicotiflorin在作用机制上,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激活NLRP3炎症小体,展现出了显著的抗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