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中医药防治消化病学术交流,推动脾胃学科健康有序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三十七次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脾胃病学术周”于6月15日至22日在河南省郑州举行。本次会议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脾胃病诊疗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内精英,以“传承创新,兼容并蓄”为主题,通过线下学术论坛会议与线上学术交流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交流了脾胃病及相关疾病理论、临床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其中,在6月20日下午举行的“HP感染论坛”当中,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张学智教授带来了“荆花胃康胶丸协同根除HP”的研究进展快报以及关于“中医药抗幽门螺杆菌耐药效应及机制研究”的专题报告。本文特将其中的精华内容进行了归纳梳理,以飨读者。

本次“HP感染论坛”由河北省中医院的白海燕教授担任主持,大会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震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陈烨教授分别发表开场致辞。

图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震教授

发表开场致辞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陈烨教授

发表开场致辞

白海燕教授的主持下,张学智教授首先分享了现代中药抗HP临床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张教授指出,中国是HP感染高发区,且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老人的感染率可达80%。根据2020年的流行病学数据,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8万(新发病例位列第三),死亡病例37万(死亡病例位列第三)。HP感染作为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根除HP感染可将胃癌的发生风险降低40%。


在实际应用当中,受到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不同四联根除方案不良反应以及疾病负担和治疗依从性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治疗已经进入瓶颈时期。因此,寻求符合中国特色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开创治疗管理的新路径是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必由之路。


荆花胃康胶丸是由土荆芥和水团花提取的挥发油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理气散寒、清热化瘀的功效。其中君药为土荆芥,其性辛温,能散寒理气,为辛开升清之品。


因温能使客于胃肠之寒邪除,气机得以通畅,脾胃渐运,脘痛则止,腹胀则除,因此具抑制HP作用。而佐使药水团花性微寒,可清热化瘀,缓土荆芥辛温之烈,起苦降降浊之用。气行瘀散,气血和畅而疼痛消失,因其又具止血生肌、清热利湿之力,故能促进溃疡愈合。综合以上特点,荆花胃康胶丸可在联合抗生素协调抑菌的基础上,下调HP的主动外排泵作用,从而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临床前试验证实,荆花胃康胶丸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单药耐药和双药耐药菌株杀菌率近100%,并且具有抑制NF-κB、抗炎解痉、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可减轻上消化道溃疡引起的疼痛及HP感染的胃黏膜炎症。关于HP治疗的系列试验,在研究进展方面,可分为初治、补救和难治三个部分:

1

荆花胃康联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初始治疗患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该研究共纳入全国11家中心的565例患者,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组299例,慢性胃炎组26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荆花胃康组(A),四联对照组(B)和标准三联组(C)。研究结果显示,对于HP感染初治患者,联用荆花胃康有助于缓解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不适症状;在HP的根除率方面,中药荆花胃康胶丸联合PPI三联疗法是治疗HP相关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效方案,其疗效优于标准三联疗法,与含铋四联疗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含呋喃唑酮三联或四联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该研究的入组患者为357例,来自全国6家中心,按照给药方式分为荆花胃康A1组(d1-10,90例),荆花胃康A2组(d1-28,88例),铋剂四联B1组(d1-10,89例)和铋剂四联B2组(d1-28,90例),其中A2组和B2组均接受荆花胃康胶丸治疗(3粒 d11-28)。研究结果显示,B2组的PP分析H pylori根除率显著高于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组(A1、A2组),且该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无论是PP还是ITT分析均达到了 90%以上。对于不宜应用铋剂的患者,延长荆花胃康可提高根除率;在抗生素10天疗程后,延长荆花胃康胶丸治疗18天可使根除率提高7%(达到92%),是优秀的补救方案。并且荆花胃康胶丸联合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补救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上腹胀、嗳气、上腹痛、纳差等症状,其中嗳气、纳差等症状改善更明显。

3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治疗难治性HP感染的全国多中心开放平行随机对照临床硏究

该研究纳入了来自全国17家中心的33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铋剂四联14d),试验1组(铋剂四联10d+荆花胃康14d)和试验2组(含荆花胃康四联10d+荆花胃康14d组)。结果显示,与含AF的铋剂四联14天方案相比,联用荆花胃康胶丸时可将疗程缩短为10天,并获得相当的根除效果,并且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上腹不适症状,其缓解程度随治疗后时间延长而愈加明显。

此外,一项纳入21 篇文献,总计2974例患者的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相较于四联疗法,荆花胃康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方案的HP根除率及症状改善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多项Meta分析结果均证实,荆花胃康联合三联与铋四联的HP根除率相当,且症状改善显著,不良反应显著降低;而荆花胃康联合四联疗法也可以显著提高HP根除率,并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基于多年来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我国幽门螺杆菌诊治指南共识自1999年首版发布起,经历了多次的更新与修订,也带来了治疗理念的变革。在《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中,对于联合中药治疗也给出了具体的推荐意见:对于初次和再次根除治疗HP感染的铋剂四联方案,建议在铋剂四联方案低根除率地区实施经验性治疗或患者存在难治性HP感染时考虑联合中药治疗(有条件推荐,低质量)。此外,在铋剂过敏或无法获取、存在明显不良反应时,可考虑用某些中药替代铋剂四联方案中的铋剂。在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后序贯应用荆花胃康胶丸(160mg tid或240mg bid ,疗程3~4周)或半夏泻心汤,或以大黄、黄连、黄芩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方剂,可达到与铋剂四联方案相近的根除率。

图片

张学智教授“现代中药抗HP的临床研究进展”专题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杜宏波教授的主持下,张学智教授又进行了“中药抗幽门螺杆菌耐药的效应和机制研究”的专题报告。张教授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已成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在治疗中,耐药性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医学工作者,并成为当今造成根除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导致以往的治疗方案在许多地区已难以被临床所接受。因此,针对HP感染的耐药问题,探究和寻找新的研究及治疗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全国HP平均感染率达56.22%。新近发表的一项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未经根除治疗的HP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的初发耐药率为甲硝唑67.2%、克拉霉素37.5%、左氧氟沙星33.5%、利福平14.2%、阿莫西林6.8%、四环素3.5%,其中34.2%单药耐药,27.0%双重耐药,22.5%为三重及以上耐药,仅有16.5%对于所有测定抗生素均敏感。


目前,我国HP感染共识中已将铋剂四联作为初始治疗方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由于抗生素耐药性、不良反应、疾病负担及治疗可及性等因素的影响,HP感染患者的管理仍然存在着可优化空间。


中医学认为HP感染根据症状可归属于“胃痛”“胃痞”“反胃”“呃逆”“嘈杂”等疾病范畴。HP属中医“邪气”,HP侵袭为直接病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胃虚弱为发病的内在基础。HP具有湿、热性质,经口直中胃腑,影响消化功能,病位在胃,与脾、肝密切相关。其人脾胃虚弱,恰逢邪气侵袭胃腑,阻滞气机,胃失和降;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则水液运化无力,湿浊内生,郁久化热,与HP湿热之邪相合,阻于中焦,困遏脾土,土壅木郁,出现肝失疏泄;疾病日久,耗伤正气,脾胃愈虚,聚湿生痰,痰浊内生;气机不畅,血行受阻,瘀血内生;形成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痰浊、瘀血阻滞为标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就机制上而言,中药可以通过多种有效成分,从多个靶点实施综合调控,通过降低HP黏附能力及运动能力,抑制HP毒力因子表达及释放,调节HP相关免疫反应及抑制生物膜形成等方式,降低耐药的发生,从而实现HP感染的有效控制。


此外,HP感染的治疗中,由于菌株耐药、疾病类型、病理类型、家族史、地理因素对用药方案、疗效预后的影响,临床中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斟酌、制定个体化的方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理念,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体质学说的不断发展,中医个体化治疗早已不仅局限于辨证,而是辨证、辨病、辨体的有效结合。西药病理机制及治疗靶点明确,方案适用于广大人群,但面临着抗生素耐药及不良反应相对多见的困境;而中医辨证丰富,方药多元的特点,很好地补充了HP个体化治疗的短板。因此,在HP的治疗中,坚持中西医并重,能够实现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形成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和评价体系。

图片

张学智教授“中药抗幽门螺杆菌耐药的效应和机制研究”专题报告

图片

小结:

图片

通过本次学术交流中的学习与探讨,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对于HP感染防治中的多个热点问题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中药在HP感染联合治疗中的核心优势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给后续开展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未来,随着HP感染相关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中药成分在HP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的明确。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也将为越来越多的HP感染患者带来治疗获益和生活质量的优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最新前沿信息交流之目的,仅供医疗卫生行业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文中所有观点不代表梅斯医学立场,亦不代表梅斯医学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