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其病程发展可能导致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高位。脓毒症相关脑病(SAE)是其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ICU中尤为普遍。然而,鉴于SAE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且目前缺乏精确的医学影像与明确的诊断标准,早期诊断面临极大挑战。因此,深入探究SAE的发病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并开发针对SAE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黄藤素具有广谱的抑菌抗病毒特性,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并具备优良的抗炎效果及机体免疫力的增强作用。在调控炎症及改善脓毒症方面,黄藤素表现出其独特的效能。然而,关于黄藤素治疗SAE的确切功能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科学阐释。

图1 论文首页
黄藤素对SAE小鼠脑、肺、小肠、肝、心、脾、肾病理的影响

黄藤素调节LPS诱导的SAE小鼠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为评估黄藤素在抗炎作用方面的表现。经ELISA技术精确测定,研究观察到相较于对照组,LPS组的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及IL-10的浓度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p<0.01),这一发现有力指示了炎症反应的活跃状态。然而,在给予小鼠2.5和5.0mg/kg的黄藤素处理后,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均呈现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黄藤素具有有效的抗炎作用。同时,给予小鼠1.25、2.5和5.0mg/kg的黄藤素后,血清中IL-10的浓度显著增加(p<0.01),这进一步验证了黄藤素在调节炎症平衡中的积极作用。
研究采用TUNEL染色技术,对黄藤素在SAE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进行了严谨评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的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上升(p<0.01),而黄藤素则能显著逆转此效应(p<0.01)。进一步统计数据显示,2.5mg/kg剂量的黄藤素在抑制细胞凋亡、提升脑存活率方面,其效果明显优于1.25mg/kg或5.0mg/kg剂量的黄藤素(图3)。

图3 黄藤素对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黄藤素对SAE小鼠Notch1/NF-κB信号通路具有抑制作用
LPS组中的Notch1、PARP-1、Caspase-1和NF-κB的蛋白表达量相较于对照组呈现出显著增高(p<0.01)(图4A)。进一步对比模型组,2.5mg/kg黄藤素处理组中上述蛋白的表达呈现出弱阳性趋势,且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RT-PCR技术检测显示,LPS组Notch1、PARP-1、Caspase-1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而2.5mg/kg黄藤素处理组能够有效逆转这一上调趋势(图4B)。此外,通过WB(Western Blot)分析,LPS组Notch1、PARP-1、caspase-1和p-NF-κB的蛋白表达相较于对照组也呈现显著上调(p<0.01),而2.5mg/kg黄藤素处理组能够逆转这一上调现象(图4C)。

图4 黄藤素对SAE小鼠小肠和脑组织中Notch1、PARP-1、Caspase-1和p-NF-κB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