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医药领域存在“回款难”问题,供货企业的货款回款时间平均在半年左右,严重占用医药企业的现金流,增加了医药供货企业运行成本,降低了供货企业的竞争力和药品耗材供应保障能力,影响参保群众使用药品耗材的可及性。
赋能医药产业发展
货款周期缩至 30 天
2024年12月1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积极推进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2025年全国基本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2026年全国全面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江西全面落实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药品国家谈判改革效应,稳步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工作,不断扩大直接结算范围,在2020年5月、2022年1月已经实现医保基金与集采中选药品、医用耗材企业直接结算的基础上,2024年12月,又将国谈药纳入医保基金与医药供货企业直接结算范围,实现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政策对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全覆盖。

江西每年按照定点医疗机构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医用耗材专项采购年度预算及国家谈判药品上年度实际采购金额核定当年医保基金周转金额度,用于向医药供货企业直接结算货款。每月开展货款结算,各医疗机构通过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报送上月药品实际采购量和使用量,省医药价格和采购服务中心汇总后按程序提交医保经办机构。各级医保经办机构与医药供货企业直接结算上月货款,同时书面通知医疗机构结算的金额。
“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后,我们每月都能及时、稳定地收到回款,有效促进了企业资金高效流动,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了,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其他医疗服务创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相关企业负责人说。2020年以来,面对经济环境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影响,医保基金与该企业累计直接结算货款52.9亿元。
截至2024年底,江西省12个统筹区已全面实行国谈药直接结算,集采药品直接结算批次由最初的6个批次增加到29个批次,医用耗材由4个批次增加到33个批次,全省已累计为3983家医药供货企业直接结算203.45亿元,其中2024年全年为3557家医药供货企业直接结算90.42亿元,货款结算周期从6个月缩减为30天左右,提高了医药供货企业资金运转效率,赋能医药企业健康发展。

结算模式多元化拓展
药械回款难加速破解
自直接结算模式诞生起,就被寄予解决药械回款难的厚望。从近些年各地公布的数据来看,其压缩回款周期的能力已被验证。
现阶段直接结算主要聚焦集采药耗,但非集采药耗回款难的问题更为严峻。伴随结算规则持续完善,直接结算模式的触手已延伸至非集采领域,目前已海南、山东等地启动试点。
此外,国家层面针对医保结算模式的开拓也并未停歇。开年以来,“三结算”作为关键词在国家医保局各项通知中被反复提及。除了直接结算外,其余两个为即时结算和同步结算。
即时结算的核心是大幅压缩结算周期,努力提高资金拨付频次和效率。根据国家医保局介绍,截至3月31日,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24.67万家,拨付金额1657亿元。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0.47万家,拨付金额1574亿元。
依托即时结算的高拨付效率,医疗机构资金周转压力得到缓解,同样能有效缩短上下游回款账期。
目前,直接结算和即时结算在全国推进的时间表已公布。按照国家医保局的安排部署,2026年全国全面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
在高强度竞争的药械市场中,回款周期长短与企业经营状况高度相关。现阶段药械行业普遍利润承压,依托结算模式缓解账期难题对无异于帮助企业卸下个沉重的包袱。
来源 | 国家医保局、赛柏蓝器械
编辑 | 张钟文 刘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