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切片成像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病理学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然而,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主要聚焦于图像分析,缺乏对自然语言指令和丰富文本上下文的整合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开发了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但在病理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综述了哈佛医学院等机构最新提出的“病理对话增强版”模型及其配套的多智能体系统“切片智探”,探讨了其在人类病理学诊断中的创新应用。
“病理对话增强版”模型的创新
1、大规模专业化训练数据
“病理对话增强版”是一个专为人类病理学设计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大规模、多样化的训练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超过100万条病理学专属的指令样本和近550万次问答交互,覆盖了所有病理学专业、组织类型和疾病类别。这种全面的数据覆盖确保了模型在处理各种病理场景时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2、多图像理解与高分辨率处理
与传统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不同,“病理对话增强版”不仅支持单图像分析,还具备多图像理解和高分辨率处理能力。这一特性使得模型能够同时处理多个相关图像,捕捉更全面的诊断信息,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超越现有模型的性能
在多个病理学基准测试中,“病理对话增强版”的表现显著优于现有的通用型和病理学专用模型。例如,在“病理MMU”基准测试中,“病理对话增强版”的准确率比最佳通用前沿模型高出13.8%,比Gemini 2.0 Flash高出16.8%。在开放式差分诊断任务中,“病理对话增强版”也展现了卓越的性能,其主诊断准确率达到80%,显著高于其它模型。

“切片智探”多智能体系统
1、系统架构与工作流程
“切片智探”是一个基于“病理对话增强版”的推理型多智能体系统,旨在实现对吉字节级全切片图像的自主评估。系统由一个监督智能体和多个探索智能体组成,通过迭代、层次化的诊断推理过程,模拟真实世界中病理医生的工作流程。监督智能体负责制定初步假设和详细探索计划,而探索智能体则并行执行具体区域的详细分析任务。
2、自主导航与高效分析
“切片智探”能够自主导航并评估全切片图像,通过低倍镜初步扫描和高倍镜详细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高效识别诊断相关区域。系统平均检查47.4个区域,显著减少了传统方法中需要处理的大量无关区域,提高了诊断效率。
3、可解释性与报告生成
“切片智探”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诊断结论的可解释性。每个诊断结论都明确链接到特定区域的具体形态学特征,并生成包含视觉依据的总结报告。这种可解释性不仅增强了临床医生对AI辅助诊断的信任,还促进了人机协作的深化。

实际应用与前景展望
1、提升诊断准确性与效率
“病理对话增强版”和“切片智探”的结合应用显著提高了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在开放式差分诊断任务中,“病理对话增强版”展现了接近专家水平的诊断能力,而“切片智探”则通过自主导航和高效分析进一步提升了诊断流程的效率。
2、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个性化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病理对话增强版”和“切片智探”通过提供详细、准确的诊断信息,为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这些技术有望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数据相结合,推动病理学诊断向更高水平的个性化发展。
3、促进人机协作与知识共享
“病理对话增强版”和“切片智探”不仅提升了AI在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水平,还促进了人机协作和知识共享。通过生成可解释的诊断报告和视觉依据,这些技术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AI的决策过程,从而增强了人机之间的信任和协作效果。

结论
“病理对话增强版”和“切片智探”代表了AI在病理学诊断领域的最新进展。通过大规模专业化训练数据、多图像理解与高分辨率处理能力,以及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工作,这些技术显著提高了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病理对话增强版”和“切片智探”有望在病理学诊断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个性化医疗和人机协作的深入发展。
如需要《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循证诊断推理在人类病理学中的应用》(英文,30页),请在本微信公众号中赞赏(点喜欢或稀罕作者后按本公众号设定打赏)后,发来email地址索取。



Nothing will change if you don't.
Same habits=same results
Same excuses=same problems
Same mindset=same limitations
Change starts with you.
若君不改,万事如故。
旧习依然,故果不异。
托辞诿过,故患不绝。
往念不泯,故囿难破。
变之始,在于汝身。
早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