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知母(Phe)和黄柏(Phe)是经典的中药药对(Ane-Phe),具有“清热解毒”和“补肾祛湿”的特点,常用于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症状。植物化学研究证明,Ane-Phe的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类黄酮和甾体皂苷,它们在抗炎症和抗氧化方面相互促进。现代医学研究也在其适应症中指出了Ane-Phe的治疗机制。然而,这种效应背后的机制仍然不清楚。

图片

目的

该研究旨在从代谢角度阐明Ane-Phe对BPH的潜在治疗机制。

方法

建立丙酸睾酮诱导BPH大鼠模型,采用前列腺参数、组织病理学及血清双氢睾酮(DHT)、睾酮(T)水平评价Ane-Phe对BPH的药理作用。随后,采用UHPLC-Q-Exactive-Orbitrap-MS对前列腺组织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并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进一步利用UHPLC-QQQ-MS靶向代谢组学对非靶向代谢组学发现的脂质和氨基酸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阐明疾病、Ane-Phe和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

结果

研究发现,Ane-Phe可以缓解BPH的进展,调节代谢失衡。前列腺组织中甘油磷脂、花生四烯酸、柠檬酸等13种代谢物水平降低,11种代谢物水平升高,这些代谢物的改变主要与TCA循环、花生四烯酸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有关。

通过靶向代谢组学进一步分析脂质代谢紊乱,与模型组相比,Ane-Phe组血清中5种脂质水平和前列腺组织中21种脂质水平发生变化,这些脂质与甘油磷脂、鞘脂和甘油脂代谢密切相关。此外,氨基酸代谢可能通过激活精氨酸代谢途径来调节。

结论

该研究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与靶向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探讨Ane-Phe对BPH的治疗机制。Ane-Phe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代谢途径提高内源性代谢物水平,在BPH治疗中发挥能量供应、抗炎症和氧化应激作用

该研究从代谢组学角度筛选Ane-Phe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奠定理论框架,也为临床合理使用该中药对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中医科新前沿
作者|梅斯医学
编辑 | 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