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应激性胃粘膜损伤(SGMD)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胃粘膜病变,其特征为糜烂、出血和浅表溃疡,通常是由压力源引发的,如严重的创伤、心理障碍、大手术或酒精和药物等。SGMD的发病机制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涉及胃黏膜缺血、脂质过氧化积累、氧自由基过剩、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目前的临床方法通常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来控制症状。然而,这些治疗有局限性,如单一靶点作用,不良反应,恢复缓慢,和潜在的复发。

中药因其多靶点、多途径作用、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被越来越多地探索。水蓼(P. hydropiper)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芦丁等类黄酮。P. hydropiper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极小。研究表明,植物类黄酮具有缓解消化性溃疡、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调节酶活性和胃液分泌等作用,从而起到胃肠保护作用。然而,P. hydropiper总黄酮(FPH)抗SGMD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

图片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FPH在SGMD大鼠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FPH抗SGMD的可能机制。在实验研究中,采用水浸约束应激法(WIRS)建立SGMD大鼠模型。造模后,以雷尼替丁为阳性对照,按140、70、35 mg/kg剂量灌胃FPH,每天1次,连续6天。采用HE染色、Western blotting、qPCR和ELISA对胃和血清标本进行分析,探讨FPH对SGMD的保护机制。

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鉴定出16种有效成分和183个共同靶点,潜在通路包括PI3K/Akt、MAPK和Keap1/Nrf2。体内实验表明,FPH干预可减轻SGMD大鼠的病理改变,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升高,增强SOD和GSH活性。此外,FPH增加了p62、Nrf2、HO-1、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以及Nrf2、p62和HO-1的mRNA水平。

结论

FPH通过PI3K/Akt和Keap1/Nrf2通路上调抗氧化基因表达,发挥胃粘膜保护作用。该研究为中药水蓼治疗SGMD的潜在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来源|中医科新前沿
作者|梅斯医学
编辑 | 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