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出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促进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创新产品市场推广、优化产业生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五大方面20条突破性举措,以更大力度支持医药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若干意见》明确,力争到2027年,全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医药健康产业工业产值规模突破1200亿元。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若干意见》乃是由北京经开区原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1+2”政策体系整合修订而来,对比此前的政策体系,新政策在支持内容和方向、支持力度等方面将有怎样的调整?又将为北京亦庄医药健康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支持领域更新

聚焦前沿和全链条


“新政尤其加大对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合成生物、脑科学和脑机接口等前沿赛道的布局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短板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支持,同时突出对创新药械的全链条保障,突出保障医药产业链安全和自主可控,突出产业智能化发展方向。”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若干意见》第一条措施即提出,围绕国家战略,采取“揭榜挂帅”“白菜心工程”等方式,布局再生医学、脑科学和脑机接口、计算生物学、新一代生物医学材料等未来健康领域的早期研究和产品开发。加快免疫细胞药物、干细胞药物、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药物等新兴领域发展壮大……这些前沿新兴赛道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对它们的支持,有助于北京经开区推动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前沿化方向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此外,《若干意见》构建了从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到市场推广的完整政策支持体系。在研发环节,重点支持创新药械早期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在临床试验阶段,提供分阶段奖励支持;在生产环节,加大对产业化项目的扶持力度等。同时继续做好人才、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生态保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形成集聚效应,促进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范围更广、额度更高

覆盖更多创新主体需求


“《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对创新药械的支持范围,提升支持额度,力争让更多创新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利好,让补贴额度真正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例如在创新药临床研究方面,政策支持范围由原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扩大到化学药、生物药等更多领域,按照里程碑奖励的方式,对1类创新品种临床试验不同阶段给予一次性、确定性的奖励,奖励力度可预期,并新增对2类改良型新药、新兽药的支持,对品种完成上市许可并产业化落地给予一次性奖励。在医疗器械领域,《若干意见》新增对获取二、三类医疗器械证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增加产品开发投入,推动做强做大医疗器械产业规模。此外,政策支持医疗数据的汇集应用,加快医疗、医保、医药等数据汇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为医药企业创新产品开发提供助力。


在额度提升方面,根据介绍,《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上限,增加对重大新建在建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同时鼓励拜耳、赛诺菲、中国生物制药等头部企业引入新品种、大品种,对增量品种产值贡献给予里程碑支持,对10亿元以上大品种三年支持金额最高可达7500万元。通过创新券加大对CXO平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做好对产品市场推广和企业国际化布局的支持。


加快推动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若干意见》提出,加速推动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建设。就在不久前,《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明确提出,高质量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打造全球医药创新人才在华创业第一站。《国际医药创新公园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也已印发,本次《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加速推动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为核心载体和关键抓手,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举措,推动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完善功能布局,加快产业项目落地,提升区域配套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若干意见》通过多维发力,预计将带动更多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到北京亦庄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来。我们将积极开展政策兑现工作,提高政策兑现效率,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便捷地享受到政策支持。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据悉,本次政策兑现拟通过政策兑现服务平台,推行“线上受理、一网通办、限时办结”的办理模式,进一步强化服务;采用“快申快享、标准兑现、评审兑现”的兑现方式,有效破解政策兑现慢、申报多次跑等难题,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根据《若干意见》提出的规划,到2027年,北京亦庄全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医药健康产业工业产值规模突破1200亿元,获批上市创新药械25个以上,细胞与基因治疗、手术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发展优势进一步巩固,抢抓合成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等前沿赛道发展机遇,新建10个重点领域国际水平开放创新平台,实现30家国际头部企业落地,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突破300家,聚集一批全球生命健康领域的研发机构和知名科学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


图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