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苏南京鼓楼区宁海路街道的一名社区网格员,也是基层医保工作者,在鼓楼区这种“老城区”,教育、医疗资源丰富,人口多且流动频繁,参保动员工作干起来“跑断腿”“说破嘴”“操碎心”。我们社区户籍人口超过9300人,常住人口超过6700人,注册单位超过160家,但网格员只有七八个。以往年年做医保参保登记普查,大家拿着厚厚的单子、盯着密密麻麻的表格,靠着“铁脚板”逐家逐户跑,一天下来身心俱疲。尤其是流动人员的医保参保登记,更是工作难点,经常出现户籍地“查无此人”,流入地“浑然不知”,导致未保、漏保、断保等情况极易发生。

2023年,江苏省运用大数据赋能医保参保,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开展全国参保状态校验,精确锁定户籍和常住人口疑似未参保人员。在此基础上,南京市创新实践“掌中宝”工作机制,运用“精微网格”算法拆分“疑似未参保人员”数据,形成精准全面的参保扩面指标,并通过本地政务APP流转至每个社区网格员的“掌中宝”手机应用端,有效解决了参保扩面指标不精准、上门入户普查量大、难度大等问题。

图片

现在,我一打开“掌中宝”就能查到社区内有哪些群众未参保,点击“电话”就能拨通号码,点击“地址”就能定位导航,点击“登记”就能记录入户调查结果,点击“查询”就能查看实时进度,点击“统计”还能实现数据分析。2022年的入户调查,一个网格员平均要分到300例以上的指标,有了“掌中宝”,2023年一个网格员平均只分到60例,并且数据很精准,不会再打扰到那些已在其他渠道参过保或已故的群众家属,极大减轻了基层医保人的工作负担。

图片

在使用“掌中宝”时有两个事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我根据“掌中宝”推送的未参保数据,准确联系到了长期在北京打零工的社区户籍居民李先生,通过耐心讲解医保参保和异地就医相关政策,最终视频指导李先生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完成了参保登记和异地就医备案;另一个是我了解到正在办理户籍转出手续的陈先生的家中宝宝还没参保,向他们讲解了参保必要性后成功帮他孩子办理了参保手续,并为他们预约了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服务。

一部手机就可以将入户调查的现场情景和调查结果上传到系统后台,完成入户普查全流程台账登记,再也不用在上门结束后“挑灯夜战”补充填写入户台账了。并且还能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帮助群众办理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亲情账户、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等相关业务,这些高效智能化的手段,让我这个“老资格”的网格员开了眼界。

图片

现在,我每天都要打开手机登录“掌中宝”的“晒成绩”模块,看看是谁上了“掌中宝小红花激励榜”,我也会点个赞。据“掌中宝”统计显示,2023年南京市全市参保人数超过870万,净增了14万。从“铁脚板”到“掌中宝”,变的是工作方式、工作理念,不变的是我们医保人“医有所保、应保尽保”的初心。

来源 | 国家医保局

编辑 | 符媚茹 买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