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日,记者在“2025全国智慧医保大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全国智慧医保大赛于今日正式启动,仍沿用初赛+决赛的模式,初赛于9月线上开展,决赛于10月、决赛颁奖展示活动计划于11月,均在上海举行。据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介绍“大赛官网将正式启动,同时也将在国家医保局网站同步推出报名链接”。
此前,国家医保局已成功举办两届全国智慧医保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医疗保障单位、科技企业及大量科研机构的踊跃参与,此次也仍希望更广泛的机构/单位参与这项赛事中探索数据赋能的无限潜力。
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接续的节点上,国家医保局推出第三届全国智慧医保大赛,不仅是对“五个医保”中智慧医保建设成就的展示,也是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今日,更好发挥医保数据赋能千行百业的新篇章。

对比以往,本次大赛的突破点主要可归纳以下三个:首次采用“不设赛道,只分领域”的开放模式;首次跨区域汇聚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部分医保数据;首次尝试医保与医保以外数据的跨行业融合等。
正如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所言“本次大赛秉持‘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理念,在确保数据安全和保护群众隐私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那么,三个“首次”会为赛事以及参赛选手带来哪些新变化?
“‘不设赛道,只分领域’的开放模式,有利于充分释放医保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的应用潜能”
不同于去年的赛事安排,此次大赛不分赛道,创新性设置了十余个领域开展比赛,既有医保经办服务和医保基金智能监管等“老演员”,也针对近期热点话题创新设置的“新面孔”,比如创新药物研发、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药械综合价值评价领域等。
“不设赛道,只分领域”的赛事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它打破了人为设定的界限,释放了创新的最大潜力,强调了成果的核心价值,并更好地拥抱了当今世界跨学科融合的复杂性。
付超奇在答记者问上说道,此模式让参赛主体更有广度,不限于医保行业,也不限于医保的内部管理,比如金融领域、学术研究等也涵盖在内,同时,也让应用场景更有跨度,大赛成果更有温度,体现了增进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价值导向。
“跨区域汇聚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部分医保数据以及医保与医保以外数据的跨行业融合(脱敏后的上海市公共数据,如自然人基础数据、法人基础数据、证照基础数据等),将为决赛参赛团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数据应用环境”
一方面,此次种类多、规模大的数据在脱敏后应用于赛事,比如,患者真实就医、结算、基金运行、药品耗材使用等,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而非理想化场景,为方案的开发和验证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内部存在发展差异、政策差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人口流动频繁等复杂问题,汇聚的数据天然蕴含了这些复杂性,要求参赛方案必须考虑区域协同、政策适配、资源优化、流动人口服务等现实挑战,也能提升方案的实用价值。同时,跨省数据汇聚打破了数据孤岛,使得融合分析成为可能,也为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医保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了绝佳的试验场和练兵场。

赛后成果转化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投入资源精心设计赛题、遴选团队、组织评审只是前半程,投入同等甚至更多资源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优秀方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是智慧医保大赛实现其终极社会价值的决定性后半程。去年参赛的部分优秀案例已实现了成果转化落地,切实增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在本届赛事优秀方案成果转化支持上,力度持续加码,据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夏科家介绍,上海市具体有三项安排:一是探索开设医保数据安全合规开发利用的“绿色通道”,积极向开发团队提供安全、合规的本地医保数据验证环境和算力资源。
二是为获奖项目孵化转化按下“快捷键”。为获奖团队积极对接各类企业、产业园区和投融资机构等,持续挖掘获奖项目在本地的应用场景和落地实施机会,为大赛获奖团队提供精准的项目对接机会和服务。
三是为获奖团队和项目提供展示推介的“大舞台”。借助各类信息发布和宣传展示平台,向投资者、媒体和公众推介优秀获奖项目,帮助大家了解获奖项目背后开发团队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充分展示获奖项目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当然,“这不仅仅针对上海市,在全国也都是有效的,全国其他的省份城市有条件的,国家医保局也会促成成果的落地”黄华波补充道。

此次赛事提供的数据规模大、种类也多,数据安全是绝对的底线和生命线。此次承办单位之一的——上海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翁轶丛表示“将做好可信空间数据安全工作,确保供大赛使用的数据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首先,必须遵循数据“最小够用”原则。仅向参赛者提供与赛题直接相关的、最小必要数据集,剔除无关的个人身份和敏感字段。“事中”进行数据链路监测预警,“事后”落实用数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并处置。
其次,还要进行数据脱敏和物理隔离。一方面,充分运用区块链、数据加密、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安全、可靠、可信的赛事数据开发环境,并对大赛数据(如可能涉及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的数据)进行脱敏、匿名化处理。另一方面,所有数据分析和模型开发必须在主办方严格控制的隔离网络环境中进行,正如确保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所言,“确保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
最后,还需配备专业的安全保障团队。据介绍,此次赛事浦东新区数据局将采用线上监测和线下巡检相结合的模式,落实7×24小时不间断监测值守,防止互联网访问、移动存储接入、数据下载保存、拍照泄密等情况发生。
目前,2025全国智慧医保大赛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作为此次大赛承办单位之一的上海市医保局,已建立起跨界复合的大赛筹备工作队伍,涵盖医保、医疗、创新医药等领域专业人员,也有了解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相信此次大赛一定会顺利举办,也将会有新的精彩呈现。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鲸鱼
编辑 | 崔秀娟 张雯卿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