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保险
电子处方“一刀切”,药店不再接受纸质处方?
近年来,由于医保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完善,部分药店工作人员甚至执业药师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一些误解在行业内广泛传播。
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国家医保局这样做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北京举行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解读活动。记者从活动中获悉
7月起,药品销售需扫追溯码进行医保结算!对参保人有啥影响?
查询的结果将分为三种情况:情况一:未查询到该产品销售信息界面如提示“未查询到该产品销售信息”,则说明该药品销售机构未按要求将追溯信息上传至医保信息平台
医保法制审核人员视角下的“首违不罚”
近日,笔者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某医院对送检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使用的检验方法实际为凝集法,但在医保系统的上传信息为发光法
购买处方药为什么必须有处方?一文说明白
日常在零售药店购买药品时,有时候是不需要处方的,就是大家在药店经常见到“OTC药”。
断缴医保后拿生育津贴?这可不行
宝妈在断缴医保期间生下二胎,根据规定无法申领生育津贴一时不甘心,铤而走险修改了生育时间,成功骗取生育津贴2万余元,最终让自己身负刑责。
大批药店退出医保?合规经营是关键也是必然
经常看到新闻报道称“某某药店又退出医保定点了”,文后不少有跟风赞同的网友
经济新常态下的医保政策将如何调整?
根据《2024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医保基金收入增速持续放缓,其中职工医保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居民医保收入增速基本持平。
2025年全国医保飞检启动,大批定点机构迎全方位“透视”监管
随着全国范围内开展的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工作进入尾声,按照国家医保局部署,现阶段,已进入医保部门抽查复查的飞行检查阶段。
对高价创新药品通过集采降价?
在关于集采的互联网贴文的留言里,经常看到有网友发问:“为什么似乎纳入集采的都是相对便宜的药,那些动辄几千上万的新药不纳入集采呢?
“预住院”诊疗管理模式:医保赋能医疗资源优化与服务能力提升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保服务建设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南宁市积极响应国家及自治区医保政策,以深化医疗与医保协作为切入点,融入医保便民服务改革
开展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 拓展医保大数据管理赋能潜力
医保药品耗材涉及广大参保群众的生命健康,是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物质载体。2024年4月,为从源头遏制纠治医保药品倒卖、回流、串换等欺诈骗保行为
@所有人,买的药是否被“二次销售”过?这样查→
药品追溯码就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从4次开颅到重新站立:长护险如何托起一个家庭的尊严?
“徐姐姐,我来看你了。”上午10时,宁波市鄞州区兴宁路某小区,长期护理员楼小芝轻轻推开徐阿姨的家门。
九部门开会部署,医保基金飞检全面启动
01 国家多部门部署深入整治医保基金突出问题4月3日
多地医保部门定期向医疗机构亮“家底”,医保数据发布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为进一步提高医保工作透明度,发挥医保数据赋能医疗机构发展。近期,不少地方医保部门向医疗机构亮医保“家底”,其中不乏有医保部门首次定向发布医保数据。
DIP支付方式下,对疑违实非病例与医疗机构沟通判别的实践路径
在上一篇文章《DIP支付方式下,如何开展病例可疑违规的智能筛查?》(点击即可跳转)中,笔者讲述了在DIP支付方式下如何实现病种可疑违规的智能筛查
“机构不能医、医院不能养、家庭无力护”困局破解之道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出现显著变化,老龄人口日益增多,高龄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很多家庭正在面临的难题。
怎么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开具有效的医保证明?
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医保证明的开具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您享受医疗保障权益的重要凭证,也是医疗费用报销、医疗服务获取等环节的关键依据。首先
新一轮医保基金监管拉开帷幕,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近期,国家医保局发布《2024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以下简称《统计快报》),公布了参保情况、异地就医、生育保险、药耗集采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