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合成生物是化妆品第二次飞跃,这些成分值得关注!
2024年10月12日
合成生物,当下已成为美妆护肤行业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陈坚表示,合成生物学在化妆品领域应该是最容易、最快实现落地的。上个月,欧莱雅旗下风险基金投资生物技术公司Abolis,加码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早已得到学界、产业界的共同关注,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10月9日,《合成生物学》期刊刊登《合成生物学助力化妆品走进生物制造新时代》,来自中国科学院、锦波生物、无龄生物的四位研究人员论述了合成生物将如何深刻改变化妆品行业。文章指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护肤品,实现了两次飞速发展,一次是十九世纪的化工生产,另一次则是二十一世纪合成生物技术参与。具体来说,得益于蛋白解析、基因编辑、细胞工程等科技发展,一些成本过高、难以获得的功效成分生产问题得以解决,代表天然产物有:人参皂苷: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目前已应用于日常护肤消费品重组胶原蛋白:保湿、修复、紧致、抗皱、抑制炎症等多重功效,年产能已突破 300吨透明质酸:深层保湿和修复,全球透明质酸年产量达500吨,80%以上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角鲨烷:保湿效果出色,生物合成法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保证了高纯度与稳定性α-熊果苷:广泛使用的美白成分,在工程微生物中的表达已经可以达到43.79 g/L白藜芦醇:抗氧化性能优异,现代生物技术拓展了其在抗衰领域的应用![图片]()
文章进一步指出,全球范围内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超过5万种,但经过现代科研开发的植物尚不足2%,其中已知的数十万种的天然成分,仍然有待挖掘。而合成生物学将加速这一进程,从阐明目标成分的功效,到其合成途径的解析,再到发酵合成条件的建立,新本草成分实现量产,多数可在1年左右实现。最后,专家们针对未来合成生物时代的化妆品进行了展望,呈现以下三大趋势:效应和安全性靶点和通路出发,结合合成生物学自下而上的工程化思路,配合自动化实验室,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化妆品功效和安全性的评价问题AI和机器学习模型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预测、酶活性预测、细胞定位、酶理化性质优化、顺式作用元件设计和代谢途径设计等领域,为挖掘关键靶点和通路、开发复杂合成系统、提高合成效率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一款成功的护肤产品,需要科研、科普、产品开发、市场宣传等多个领域的会聚。合成生物时代的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同样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各司其职、积极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