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系统的运输维持健康的稳态,也是免疫监测所必需的,但淋巴生长通常与实体瘤的发展和扩散有关。肿瘤相关的淋巴管为淋巴结转移提供了必要的途径,淋巴管密度通常随着淋巴管增殖过程的进展而增加,称为淋巴管生成。
人们最初认为肿瘤相关的淋巴重塑和生长只是扩大了区域转移的被动途径。然而,最近的临床数据未能证明立即完全淋巴结切除对总生存率的益处,并且在淋巴结清扫前给予的新辅助治疗对多种肿瘤类型具有效果。此外,新出现的临床前研究表明,肿瘤引流淋巴结是肿瘤特异性免疫的蓄水池,当其被转移抑制,会削弱系统免疫监视。这些数据共同表明,有必要重新思考区域疾病管理及其对免疫疗法患者结果的影响。
这些研究表明,淋巴系统已成为宿主对癌症反应的关键功能组成部分,它积极调节液体、抗原、白细胞和肿瘤细胞向引流淋巴结的输送。因此,系统地了解淋巴功能在恶性肿瘤期间是如何协同作用的以辅助免疫监测,对于当前免疫治疗时代的癌症治疗至关重要。
-02-
一、淋巴系统的结构和稳态功能
淋巴系统调节液体和细胞从外周组织单向缓慢流动,通过淋巴结(LNs)和胸导管流回血液,淋巴系统对于去除由毛细管滤液产生的间质液至关重要。
淋巴毛细血管是钝端薄壁血管,是液体摄取和白细胞进入的部位。毛细血管中的淋巴内皮细胞(LECs)在叉指状皮瓣处形成特殊的不连续的内皮间连接,称为“Button”,由粘附物(血管内皮钙粘蛋白)和紧密连接分子(claudin-5,JAM-A, ESAM和occludin)组成,通过支架蛋白,如ZO1和β-连环蛋白,锚定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上。锚定丝将LEC连接到细胞外基质(ECM),并在组织肿胀时打开LEC连接,从而形成淋巴液。淋巴液被转移到收集血管中,通过基底膜、肌肉细胞、连接和瓣膜运动将液体和白细胞定向输送进入LN包膜下窦。
淋巴管平时处于稳定状态,在炎症的情况下,是将外周组织状态传达给引流淋巴管的关键通道。这些淋巴管协调单向流体、大分子和细胞摄取、运输和LN内的分选,从而直接调节免疫监测从启动到分辨和记忆的周期性阶段。淋巴管还表现出重要的组织特异性功能,例如淋巴管对于胃中的膳食脂质吸收、皮肤中的电解质清除、棕色脂肪组织中的产热和肺的膨胀是非常必要的。此外,淋巴管分泌因子通过调节干细胞周期来调节心脏、皮肤和骨骼中的组织再生。
-03-
二、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
肿瘤微环境(TME)中淋巴管密度的增加是由淋巴管生成过程驱动的,TME中的淋巴血管生成足以增强LN转移。两种关键的淋巴管生成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通过VEGFR3及其共受体neuropilin-2发出信号,促进LEC增殖、迁移和存活以及LN转移。-04-
三、淋巴管生成与免疫治疗

现有证据表明:(1)肿瘤相关淋巴管是新生适应性免疫所必需的,可促进抗原传播;(2) 用VEGFC驱动肿瘤内淋巴生长可以促进抗原呈递,但其益处被局部炎症加剧、进行性免疫功能障碍和转移所抵消;(3) 淋巴管促进淋巴细胞从肿瘤微环境中再循环,并促进免疫消解;(4)淋巴转运,最终转移本身使LN微环境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从而损害系统免疫监测。基于这些证据,我们不能对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作用的进行简单的二元化,这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框架,通过该框架,淋巴管系统的渐进激活和生长可以将TME内的平衡转向慢性炎症、驱动免疫消解的淋巴流出和转移。

因此,淋巴管生成本身可能不是正确的靶点。相反,也许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开启淋巴管用于促进主动免疫监测的特定机制,或者将对淋巴转运何时何地起作用的机制理解作为当前临床免疫疗法的设计原则。
-05-
结语
长期以来,肿瘤相关淋巴管系统一直被视为一组功能失调的血管,它们只允许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被动迁移到引流LN。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这种观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淋巴管开始因其对组织稳态、再生和免疫监测的动态和积极贡献而受到重视。正在进行的机制研究开始转向淋巴管及其运输如何促进适应性免疫反应,增强主动免疫监视。未来的工作必须继续深入理解这些淋巴管的位点特异性功能,同时整合淋巴转运和外周组织的系统效应。这些努力不仅将提高我们对这一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系统的基本理解,还将为治疗干预开辟新的途径,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手段。
参考资料:
1.Lymphatic vessels in the age of cancer immunotherapy. Nat Rev Cancer. 2024 Apr 11公众号内回复“ADC”或扫描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免费下载《抗体偶联药物:从基础到临床》的PDF格式电子书!
公众号已建立“小药说药专业交流群”微信行业交流群以及读者交流群,扫描下方小编二维码加入,入行业群请主动告知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