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械追踪


No.1 / 强生IL-23单抗特诺雅在美获批克罗恩病新适应证

2025年3月21日,强生(NYSE:JNJ)宣布,特诺雅/TREMFYA(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中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CD)成人患者,同时提供皮下(SC)和静脉(IV)诱导给药两种选择。


这是古塞奇尤单抗在美获批的第四项适应证,其先后在2017年7月、2020年7月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性银屑病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继2024年9月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适应证获得FDA批准后,本次CD适应证的获批使特诺雅得以覆盖炎症性肠病(IBD)的两种主要形式。


古塞奇尤单抗首个获得批准的全人源、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白介素23抑制剂,不仅可以直接结合白介素23,还能够定位到主要产生白介素23的CD64+炎症细胞,在其细胞来源处中和白介素23,从而有效阻断炎症信号通路。III期临床试验证实,古塞奇尤单抗皮下诱导和维持治疗可有效改善CD患者的内镜终点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解锁完整双语新闻


No.2 / 诺华罕见肾疾病新药伊普可泮在美获批治疗C3G

2025年3月21日,诺华宣布旗下补体抑制剂飞赫达(伊普可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第三项适应证,用于治疗成人C3肾小球病(C3G)以减少蛋白尿,成为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治疗该疾病的疗法。此前,伊普可泮已在美获批治疗成人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以及用于降低疾病快速进展风险期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成人患者的蛋白尿。


C3G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进展性肾脏疾病,预后不良,约有一半的C3G患者在确诊后10年内会进展至肾衰竭,需要终身透析和/或肾移植。伊普可泮是目前唯一的口服替代途径补体抑制剂,能选择性靶向C3G的致病根源。关键III期研究APPEAR-C3G支持了此次获批,伊普可泮在研究中实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蛋白尿减少,且早在治疗14天即可观察到获益,并持续到12个月。伊普可泮安全性良好,没有新的安全信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解锁完整双语新闻



企业动态


No.1 / 赛诺菲19亿美元购入Dren Bio双特异性MCE,拓宽免疫学产品管线

2025年3月20日,赛诺菲Dren Bio达成最终协议,赛诺菲将收购Dren Bio旗下双特异性髓样细胞衔接器(MCE)DR-0201。赛诺菲将通过收购Dren Bio子公司Dren-0201来收购DR-0201,前期支付6亿美元,并在达到某些开发和上市里程碑后支付高达13亿美元的潜在后续款项。


DR-0201是一款潜在同类首创的CD20双特异性抗体,通过靶向并激活特定的组织驻留和迁移髓样细胞,实现深度B细胞清除。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深度B细胞清除有望重塑适应性免疫系统,从而使难治性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患者实现持续的无治疗缓解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解锁完整双语新闻


No.2 / 第一三共Trop-2 ADC德达博妥单抗在日本商业上市

2025年3月19日,第一三共(TSE:4568)宣布,旗下德达博妥单抗日本商业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IHC 0、IHC 1+或IHC 2+/ISH-)不可切除或复发性乳腺癌成年患者,商品名Datroway。Datroway是日本首个针对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TROP2靶向药物,也是基于第一三共DXd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技术推出的第二款DXd抗体药物偶联物。


Datroway的上市许可是基于TROPION-Breast01 Ⅲ期试验的结果,该试验显示,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相比,Datroway显著降低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37%(P<0.0001),这一结果是通过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对HR阳性、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评估得出的。接受Datroway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9个月,而接受化疗的患者为4.9个月。


Datroway由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双方在2020年7月就Datroway达成合作,第一三共保有Datroway在日本的独家权益,并负责其全球开发的生产供应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解锁完整双语新闻


No.3 / 中国生物制药2024年财报:收入288.7亿元,集采风险出清

2025年3月20日,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发布2024年集团财务业绩。2024年内,集团收入约人民币288.67亿元,同比增长10.2%。毛利约235.3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创新产品(含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收入120.6亿元,占集团收入的41.8%,同比增长21.9%。新产品(5年内上市的产品)收入100.9亿元,占集团收入的35%,同比增长25.4%。


集团在制药业务方面继续以发展专科治疗领域相关产品为主,致力打造专科品牌。集团主要治疗领域包括抗肿瘤用药、肝病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外科/镇痛用药、心脑血管用药及其他产品。报告期内,抗肿瘤用药收入约107.3亿元,占集团收入约37.2%,同比22.0%;肝病用药收入约34.4亿元,占集团收入约11.9%,同比下降10.1%;呼吸系统用药和服务收入约31.5亿元,占集团收入约10.9%,同比增长6.2%;外科/镇痛用药收入约44.6亿元,占集团收入15.4%,同比增长18.9%;心脑血管用药收入约21.7亿元,占集团收入约7.5%,同比下降21.0%。


2024年,第十批集采产品仅占本集团总收入的1%,集采风险基本出清。此外,集团自主研发的两款1类创新药,安柏尼(富马酸安奈克替尼胶囊)及安洛晴(枸橼酸依奉阿克胶囊)新增纳入医保目录,有望惠及更多患者。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解锁完整双语新闻




全球医疗情报领导者

解锁隐藏在数据中的商业潜力 

关于 G B I

自从2002年成立以来,GBI始终以技术为驱动,为药企、器械行业相关服务商提供贯穿生命周期的全球药品市场竞争数据全球行业资讯HCPs洞察全国医疗器械数据等商业信息与洞察,助力企业在进行战略布局和决策时,脱颖而出。历经20余年的深耕细作GBI已成为95%以上跨国药企、国内头部药企、咨询与投资机构等医疗圈灯塔用户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投稿 | 发稿 | 媒体合作

▶ xujingou@baidu.com


数据库 | 咨询服务 | 资讯追踪

▶ 点击左下“阅读原文”完成表单填写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解锁完整双语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