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快乐感缺失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自杀意念。当前,治疗抑郁症的主要临床手段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然而,由于药物治疗存在依从性不佳及副作用显著等问题,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
近期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脂质代谢紊乱与抑郁症的共存现象。在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的尿液和血液代谢谱中,多种脂质代谢途径显示出显著差异。鞘脂类、甘油磷脂类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化合物在引发抑郁相关行为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调节脂质代谢已被认定为治疗抑郁症的一个潜在策略。因此,针对这些相关脂质的干预措施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正逐渐受到关注。
柴胡具有缓解发热、镇痛、抗炎及抗抑郁的功效。在临床实践中,其抗抑郁效果尤为显著,引起了广泛关注。该中药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柴胡皂苷(SS)。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SS在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具有一定的血脂调节能力。尽管如此,SS的抗抑郁作用是否与脂质代谢调节存在关联,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日前,一篇名为“Saikosaponin antidepressant mechanism: Improving the sphingolipid metabolism in the cortex via Apolipoprotein E and triggering neurovascular coupling”的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SS的抗抑郁活性与脂质代谢调节之间的关联,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了分析。

图1 论文首页
SS改善CUM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并上调APOE表达

图2 SS可改善CUMS暴露引起的抑郁样行为
WB结果显示,SS组能够显著提升APOE的表达水平(图3AI-AII)。为了探究APOE对SS抗抑郁效果的影响,研究采用了APOE-/-小鼠模型(图3B)。结果显示,对APOE-/-小鼠施用SS未能产生预期的抗抑郁效果,具体表现为SS组与CUMS组在SPT中无显著差异(图3C),在OFT中进入中心区域的时间(图3DI)以及总运动距离(图3DII)均无显著变化(图5DIII展示了相应的轨迹图),并且在FST中静止时间也未见显著差异(图3E)。进一步的脑血流量分析表明,SS无法逆转由CUMS诱导的APOE-/-小鼠脑血流量减少(图3FI-FII)。

图3 (A I-II)各组APOE的表达水平(Mean±SEM,n≥3)
SS治疗改善CUMS引起的鞘脂代谢紊乱

图4 正离子和负离子作用下小鼠皮层脂质代谢产物的多变量统计分析

图5 (A)与脂质类别相关的火山图(B)脂质分子的子类统计环图(C)LIPID MAPS分类及统计圆图(D)上方路径的匹配气泡图(E)各组鞘脂代谢产物的变化
SS通过调节NVC增加CUMS诱导的脑血流量减少

Song Y, Lai M, Liao Z, Zhang Z, Zhu G, Yang M, Ai Z, Zheng Q, Su D. Saikosaponin antidepressant mechanism: Improving the sphingolipid metabolism in the cortex via Apolipoprotein E and triggering neurovascular coupling. Phytomedicine. 2024 Sep;132:155829. doi: 10.1016/j.phymed.2024.15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