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麻醉、影像技术录取后,
多名高考生吐槽:天塌了!
医学影像技术今年被认为是最差医学专业
高考录取工作结束了,几家欢喜几家忧,吐槽声不断,叹息声也不断。孩子们对于医学各专业的焦虑,体现了对未知前途的迷茫,同时也折射出当前学生和家长们对医学各专业的冷热态度。
7月22日,江西一名考生吐槽自己被调剂到了冷门医学专业,原本想当临床医生,却被调到了医学影像技术,这个专业以后当不成医生,毕业证上写的都是理学学士,而不是医学学士。如今,专业为王压倒一切,面对这种情况,该名学生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自己会被调剂到这么一个不受待见的专业,直呼天塌了!

7月28日,河北一名家长也直呼女儿被麻醉专业录取后,心都碎了。
这名家长表示:“我女儿真的要哭死了,自从被某医科大学麻醉学录取后吵着想复读,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为啥要把人调剂到麻醉专业呢?麻醉以后可能会沦落为医技科室,工作又苦又累,风险又高,工资还是垫底的!早知道会被调剂到麻醉,当初就该让我女儿直接学动物医学,当个兽医给猫猫狗狗做个手术都比麻醉师挣得多!!现在专业有多么重要,没人不知道,结果无法更改,只能打掉牙和血吞。”

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们和家长似乎都特别看重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恨不得都嚷着要复读。对于立志要成为临床医生的孩子们来说,要是被调剂到麻醉和影像、医检专业等,从他们的言语之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很不情愿。
很不理解,今年麻醉和影像怎么突然遇冷了,以至于“早知道被调剂到麻醉,当初就报动物医学”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先来说说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今年遇冷,那是肯定的!因为越来越多人终于明白这个专业跟医学影像学根本不是一回事,甚至毕业后无法考执医证!
现在一提到这个专业,很多学生就在评论区下面吐槽了起来,诸如“和专科抢饭吃”“一辈子的技工”“600分上大专”“医学最差专业,连护理都不如”等各种抱怨层出不穷。

实际上,医学影像技术这个专业属于本、专科同名的专业,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和普通本科同时开设。“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专业代码 101003)成立于 2012 年,由原医学影像学和医学影像工程合并而来。
作为从医学影像学专业发展形成而来的分支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致力于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从事现代医学影像成像技术的研究、设备功能利用与开发、医学影像学图像的处理与分析。但有些遗憾的是,这个专业毕业后的主流工作都是去医院拍片子、操作机器成为技师,多数也搞不了研究。
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了“医学影像技术”,是因为他们最初是想毕业后成为一名能够出具检查报告的影像诊断医生,可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种结果,医生没做成,反而成了一名技师。一句话:他们把“医学影像学”和“医学影像技术”这两个专业搞混了!
与其调剂到麻醉,不如当初选动物医学?
害怕麻醉被认为是医技科室,今年遇冷了
其实,别说医学影像技术了,就算是医学影像学和麻醉学这两个堂堂正正的医学专业,不少孩子被调剂后,也是心有不甘的,今年我们罕见地听到了“与其调剂到麻醉,不如当初选动物医学”的言论,可见,麻醉真的遇冷了。
事实上,今年几乎所有医学专业都遇冷了,麻醉只是其中一个很凸显的代表。
以河北某医学院校为例,从2022年到2025年的招生数据可见:其核心专业临床医学(5+3一体化)最低录取位次下滑近两千名,普通临床类专业位次下滑更为严重,如麻醉学位次从2022年23984跌至2025年27821,儿科学从22143降至约28000名;非临床专业溃败更为严峻,预防医学录取位次三年暴跌27100名,2025年已跌至7万多名的历史低位,护理学也从61435滑落至67726。
另外,查阅广东双一流大学今年的招生分数线,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家长会说出“与其调剂到麻醉,不如当初选动物医学”的言论了。
根据考试院发布的数据,今年华南农业大学230专业组(含动物医学)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为593分,排名32245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广州医科大学今年的203专业组(含临床医学)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为572分,排名为52651名。
虽然只有专业组的分数线,尚不明确两校动物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具体录取位次,但是,去年广州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为578分,最低位次是39151名,毫无疑问,今年华农的动物医学已经超过了去年广医的临床医学。
兽医专业比临床医学的录取分数还要高,怪不得家长能说出“与其调剂到麻醉,不如当初选动物医学”这样的话了。
为什么麻醉突然不受待见了呢?笔者认为这和麻醉科定位模糊不明有关。
随着医改的持续推进,从去年开始,有关麻醉属于临床科室还是医技科室的问题,争论不休。
例如,去年江西一名副主任医师就发文表示:“今天特意打电话给三明的同行,问了一下麻醉科的归属,到底是属于临床科室还是医技科室,得到的答复是,他们把麻醉科算做医技科室,虽然他们注册的是外科,但是偏偏就被认定为医技科室。这下子,我们医院麻醉的同事们感觉天都要塌了,被认为是医技科室,那就表示以后在年薪制中工资要比临床科室少很多,明明我们也是麻醉医生,怎么就被判定为医技科室了呢?”

由于各医院在医改中没有明确麻醉到底是否要划分到医技科室,这就导致不少学生不敢报考麻醉科。
麻醉是不是医技科室?
丢失了重症医学和疼痛,麻醉科极其尴尬
先说一个结论,要是当初重症医学科和疼痛没有从麻醉分出去,那现在麻醉科100%是临床科室,绝不会有人质疑!可惜的是,麻醉自从失去了重症和疼痛,就有点尴尬了。
追溯历史可知,麻醉科由医技科室变成临床科室,再到如今频频被认为是医技科室,这经历了一个起起伏伏的变化。
1989年5月3日,卫生部颁布了12号文件《关于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文件的落地为麻醉学科明确了科室性质、指明了工作方向、促进了学科发展,这一次的文件颁布被称为麻醉科的“历史性时刻 ” 。

该文件明确指出,麻醉科的业务范围由单纯的临床麻醉逐步扩大到急救、心肺脑复苏、疼痛的研究与治疗,而临床麻醉的工作重点则将逐步转移到对人体生理机能的监测、调节与控制,从而形成了从临床麻醉到重症监测治疗以及疼痛诊疗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当时,我们把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疼痛诊疗称之为麻醉科的“三驾马车”,学科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很快。

从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麻醉科的业务遍及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疼痛诊疗,麻醉科被公认是完完全全的临床科室,这个时候谁也不会说麻醉科是医技科室。
可惜,好景不长,2007—2009年,原国家卫生部连续发布了多个文件,要求医院成立疼痛科和重症医学科,而且还要求这两个科室是与麻醉科并列的二级临床学科(一级诊疗科目)。
于是乎,多数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开始从麻醉科的AICU改制分离,疼痛科的组建更是完全来自麻醉科,这两个科室的成立,让麻醉科“三驾马车”的发展格局不复存在,只剩一个临床麻醉的作用。
后来,国家也对麻醉科进行了适当的扶持,麻醉门诊、手术室内外临床麻醉、麻醉护理多层次发展的新格局也逐渐形成,但丢了重症和疼痛后,麻醉科就变得不纯粹了,以至于别人说麻醉是医技科室,部分麻醉医生反驳的底气就没那么足了。
麻醉科到底是不是医技科室?这样的争论很激烈。
河北一名麻醉医生就认为:“目前,麻醉科的工作已从手术室内麻醉不断拓展到手术室外,无痛腔镜检查、门诊镇静治疗、儿童牙科治疗、介入手术、无痛取卵等等,以及应运而生的日间手术、麻醉ICU和疼痛诊疗中心等,麻醉医生从手术室内走到手术室外,从幕后走到台前,可以说,全院都活跃着麻醉医生的身影,麻醉学科承担起了保障全院医疗安全最后的‘守门员’的学科责任。”
“且不说麻醉的重要作用,请看看我们医师资格证,上面注册的明明就是外科医师,这说明卫健委也认可我们属于临床,所以,麻醉科属于临床科室是毫无疑问的!”
广东一名医生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你别说的天花乱坠,任何一个科室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都不可替代,难道所有科室都是临床科室吗?是不是临床科室就看有没有独立的病床,能不能单独收病人,就看患者直面的主治医生是谁!患者的主治医生可以是儿科医生、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可从来没听说主治医生是麻醉医生的,所以,麻醉就是实实在在的医技辅助科室,不是临床科室。”
如果麻醉科没有明确的归属,这样的争论还会不休,现在我们只想得到一个明确的划分:麻醉科到底属于临床科室还是医技科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