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流感实在是太常见了。季节交替之时,身边总有人被流感击中,出现发热、咳嗽、浑身乏力等症状。它就像一个不请自来的“常客”,频繁穿梭在人群之中,影响着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健康,小到襁褓中的婴儿,大到年迈的老人,都可能成为流感的“目标”。
而肺炎,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在流感的诸多并发症里占据着突出地位。很多人在感染流感后,本以为挺一挺就能过去,却没想到引发了肺炎,病情急转直下,甚至需要住院治疗,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正因如此,深入探讨流感为什么会引发肺炎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弄清楚其中的缘由,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严重的健康威胁。
一、流感为什么会引发肺炎?
要弄清楚流感为何会引发肺炎,得先从流感病毒本身说起。
01
流感病毒的结构独特,它有着一层脂质包膜,上面镶嵌着各种蛋白刺突,像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正是这些结构特点,让它具有很强的感染能力。当我们吸入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后,病毒会通过HA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就像一把钥匙插入对应的锁孔,然后顺利进入细胞内部。进入肺部细胞后,流感病毒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大量复制。

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会破坏肺部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被感染的肺部细胞逐渐破裂死亡,释放出细胞内容物,这些物质会刺激周围的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肺部开始出现充血、水肿,原本顺畅的气体交换功能受到影响,这是流感病毒对肺部直接影响的过程。
02
免疫系统在面对流感病毒入侵时,会迅速做出反应。人体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等会被激活,试图清除病毒。然而,这种免疫反应有时会过度或失调。在流感感染初期,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虽然有助于对抗病毒,但也会打破肺部原本的免疫平衡。
肺部免疫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为其他肺炎病原体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原本在呼吸道中少量存在、不致病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会趁虚而入。由于此时肺部的免疫防御功能紊乱,无法有效抑制这些细菌的生长繁殖,它们便大量滋生,从而引发肺炎。
除了病毒和免疫因素外,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以及环境因素也在流感引发肺炎中起到重要作用。
03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他们的肺部功能本就较弱,呼吸道的防御机制也存在缺陷。在感染流感病毒后,肺部更容易受到损伤,抵御肺炎病原体的能力也明显下降,患肺炎的风险自然就大大增加。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同样如此,心血管功能的异常会影响肺部的血液灌注和氧气交换,使得肺部在流感感染时更容易出现问题。
04
环境因素也不容小觑。空气污染严重时,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削弱呼吸道的屏障功能。这使得流感病毒更容易侵入肺部,并且在病毒感染后,受损的呼吸道黏膜难以快速恢复,为肺炎病原体的感染提供了温床。
季节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寒冷季节,人们大多长时间待在室内,空气流通不畅,这有利于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而且寒冷的天气会使呼吸道血管收缩,影响呼吸道的血液循环,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进一步增加了流感引发肺炎的可能性。
二、奥司他韦在各国指南中的推荐情况
1
世界卫生组织(WHO)

明确将奥司他韦推荐为针对甲流的抗病毒治疗和预防首选药物,这一建议尤其针对孕妇、儿童和慢性病等高危人群。WHO还指出,流感爆发时,奥司他韦适用于暴露后预防及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的治疗。
2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将奥司他韦列为甲流防治的关键药物,并强调其对高危人群的重要性。CDC建议优先为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使用奥司他韦。
3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ECDC)

在其指南中推荐在流感暴发期间使用奥司他韦对高危人群进行治疗和暴露后预防,特别是在疫苗接种率不高或疫苗效力受限时。
4
中国《流感诊疗方案》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流感诊疗方案(2020版)》指出,奥司他韦为甲流治疗的首选药,适用于所有确诊或疑似病例,特别是高危患者,并建议用于家庭暴露后预防。
三、奥司他韦在重症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
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有着强大的抑制作用。流感病毒表面有一种关键的酶——神经氨酸酶,它对于病毒的复制、释放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奥司他韦能够精准地与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位点紧密结合,就如同给这把“病毒钥匙”套上了一把“锁”,从而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

当神经氨酸酶的活性被抑制后,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成后,无法有效地从被感染的细胞表面脱离并释放到周围环境中,新生成的病毒也就难以继续感染其他健康细胞,进而切断了病毒在体内的传播链条,大大降低了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使得流感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美国疾控中心(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均建议,确诊流感后的前48小时(黄金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可显著缩短病程、缓解症状并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即使超过48小时,奥司他韦对重症流感或高危人群同样有显著疗效。
在缩短病程方面,《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一项研究表明,在流感症状出现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可将病程缩短1到2天,同时显著缓解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在降低重症并发症风险方面,一项纳入约2.9万名流感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奥司他韦与安慰剂相比,将病毒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了44%,细菌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了37%。另一项针对老年患者的随机临床研究显示,奥司他韦治疗后,由流感引发的住院率降低超过50%。发表于Pediatrics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儿童和孕妇等高危群体进行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将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和脑炎)的风险降低25%到40%。
四、如何应对流感高发期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家中储备如奥司他韦这类抗流感药物是有益的,一旦被诊断为流感,应及时服用以开展抗病毒治疗。流感高发期时,针对家中的高风险个体,即便未确诊,若有人出现类似流感症状,也可考虑服用奥司他韦,以期早期治疗和预防流感,降低病毒传播和重症并发症的可能性。
防护措施同样关键,特别是在流感高发期,前往医院、乘坐公共交通或进入人群密集区域时,应佩戴口罩,提升个人防护。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经常洗手,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口鼻等,也至关重要。
近期大S因流感引发肺炎不幸去世,此事再次提醒我们,流感并非等同于普通感冒,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无论是一般人群还是高风险人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及科学抗病毒治疗,是降低流感严重性和死亡率的关键。
1. 应重视流感的预防和治疗,一旦出现症状,应迅速求医。
2. 奥司他韦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流感首选治疗药物,其显著疗效已得到广泛确认。早期使用可以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
3. 鉴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我们应保持警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毒扩散。科学使用药物,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防控流感的重要措施。
总结
奥司他韦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在甲流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未接种疫苗的普通人群、甲流暴露者及高危人群(包括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了重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各国指南的推荐强化了奥司他韦在甲流防控中的核心地位。权威临床研究表明,奥司他韦能减少病毒复制和传播,降低高危患者住院率和并发症风险,提高了甲流的管理效率。在流感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合理使用奥司他韦和疫苗接种计划有助于减轻甲流的疾病负担,改善全球健康状况。
编辑: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