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戴俊彪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唐鸿志团队合作,在《自然》上发表题为“Bioremediation of complex organic pollutants by engineered Vibrio natriegens”的最新研究。

图片

团队成功构建了一种可同时降解五种有机污染物的新型工程菌株,并通过实际工业废水样本验证,展示了该菌株对高盐废水中复合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能力。

48小时内 净化5种污染物

研究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对耐盐菌-需钠弧(Vmax)进行了基因工程改造,利用开发的高效自然转化方法和基因组迭代编辑技术INTIMATE同一菌株的不断拓展改造,最终获得了能够降解5种典型有机污染物的菌株VCOD-15

图片
复合有机污染降解菌株VCOD-15设计和构建流程示意图

该工程菌株可实现五种典型芳香类有机污染物——联苯、苯酚、萘、二苯并呋喃和甲苯的同时降解。

通过模拟应用测试,该菌株在48小时内对5种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超60%,其中对联苯实现完全降解(100%),甲苯、二苯并呋喃等复杂污染物降解率近90%,较天然菌株提升2至3倍效能。

应用方面,该菌株有望为石化、氯碱等高盐废水处理、海上石油泄漏、微塑料污染等全球性挑战提供全新生物解决方案。

因为虽然天然微生物能够分解高盐废水中的部分污染物,但每个菌种通常只能处理一两种特定污染物。且当面对高盐废水这种由油污、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组成的“混合垃圾”时,这些天然微生物就显得“力不从心”。

克服了传统菌株“遇盐即失活”等瓶颈的该菌株,相当于一位处理工业废水问题的“微生物特种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