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联手顶级三甲,华为的AI医疗野心藏不住了
2025年2月18日
今日,“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汇聚来自政府机关、高校院所、医学界的众多专家,共同探讨精准诊疗的未来。这场大会上,华为联合上海瑞金医院正式发布“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受到外界广泛关注。这一模型将有效病理切片分析效率,缓解病理医生短缺问题,成为中国病理学大模型的又一重磅成果。智药局注意到,华为已经紧密联合医院、高校以及企业方,一道推动AI+医疗健康产业的繁荣发展。牵手瑞金,布局病理大模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建于1907年,是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作为中国顶尖医院,瑞金医院病理科已经积累了百万级的病理切片库,数据广度和质量在全国领先。据介绍,瑞智病理大模型整合了多模态数据,不仅包含患者的多维度信息(年龄、性别、籍贯等),还深度集成了各类病理学、报告、影像、多组学、检测等各类数据。依靠华为DCS AI解决方案,大幅缩短了数据处理以及模型训练的时间,通过核心软硬件部署,将瑞智病理大模型的训练时间缩短为2个月,实算力卡仅需16张。目前,瑞智病理大模型不仅覆盖了中国全癌种人数90%的癌种,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还能有效辅助诊断多种罕见病。同时作为语言大模型,瑞智病理大模型能够和医生及专家开启互动式病理诊断对话,并且结合临床数据分析,提炼总结关键信息,反馈给病理医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精准见解。目前,我国病理行业长期面临医生短缺、分布不均、培养周期长的难题。据统计,国内病理医生缺口高达10万人,而培养一名成熟病理医生则需要10年以上。未来,瑞智病理学模型还将不断迭代,并打造“瑞金病理医联体”,推广至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解决病理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全行业诊断水平。华为的AI医疗生态
开年以来,随着DeepSeek的崛起,AI+医疗成为行业一大爆点。多年来,华为持续押注AI+医疗健康赛道,合作的多家公司二级市场开始节节走高,也让外界对华为在AI医疗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早在2016年,华为就开始涉足精准医疗,2020年,华为云AI辅助诊断方案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应用。华为以“盘古大模型+昇腾AI框架+云计算能力”核心技术,构建了覆盖病理诊断、医学影像、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多场景的AI医疗生态,展现了从技术到落地的全链条准备。医学影像与检测
AI医学影像领域,华为打造了华为云医学影像平台,已经和多家头部公司达成深度合作,联合与联影医疗、万东医疗等公司,用于优化影像纠错、病理切片分析等环节。2024年9月,华为云与影禾医脉、一脉阳光签署协议,开发创新的医学影像产品,共同推进医学影像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而在AI+病理诊断方面,除开瑞金医院外,华为还与安必平等企业合作,聚焦于病理科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及算力方案,并推动AI在病理数据库的应用,提升医生对AI结果的信任度。AI+医疗大模型
在大模型层面,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主要定位于面向行业的大模型,解决行业AI落地难题。针对药物研发和智慧医疗领域,华为分别训练出了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和盘古医学大模型。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通过无监督学习架构,能加速分子筛选与靶点预测,助力药企研发,优化临床试验和化合物合成流程。2024年5月,华为和上市公司东阳光制药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在医药行业AI大模型领域开展合作。在智慧医疗领域,盘古医学大模型全面覆盖智慧分诊、导诊、临床辅助诊断、病历自动生成、用药咨询、检验报告解读等常见30多个场景。而根据盘古医学大模型,华为与润达医疗共同研发了“CDx良医小慧”,覆盖AI+医疗全生态。此外,华为还积极和高校前沿领域合作,与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顾忠泽教授,结合双方在器官芯片与人工智能上的优势,开发了全球首个人体器官芯片医药大模型。AI+智慧医疗
这一领域,华为抓住了医疗智能化+医院核心系统国产替代浪潮,和医疗信息服务商一道,为中国医疗信息化和数字化赋能。基于提供云计算、AI、物联网等技术底座,华为已经与润达医疗合作打造医疗AI大模型,与讯飞医疗开发智能医疗助手(支持语音病历、智能查房)。医疗IT与数据管理方面,华为还联合万达信息、卫宁健康、东华软件等公司,共同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的联合解决方案,并构建新一代区域卫生平台,已经布局到各地的医疗机构中。而在医疗器械方面,华为积极和九安医疗、乐心医疗等厂商合作,利用AI算法提升健康数据分析能力,实现远程监护。除开合作,华为还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设立,例如联合瑞金医院、江丰生物、商汤等12家单位,共同发布数智化智慧病理系统标准。从华为的布局不难看出,华为正在成为推进AI医疗智能化的重要力量,其角色不仅是算力提供商,还是生态构建者,加速AI医疗应用不断拓展。
AI+医疗,未来已来
在这场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现场指出:AI技术将重塑医院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整个社会的未来也将被AI、被大模型所重塑,如果不去拥抱,将成为局外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AI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显著增长,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3年的88亿元增加至2033年的3157亿元,2023年至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3.1%。近年来,各地已经开始重视发展智慧医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2024年11月,上海市印发的《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中提到,促进人工智能与医学创新深度融合,将上海打造成全球影响力的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高地。而DeepSeek的开源,正在进一步降低大模型的训练成本,让AI医疗应用加速落地。据智药局不完全统计,超过30家药企、医院、IVD公司、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中医医疗等公司均宣布加速整合DeepSeek技术,覆盖包含药物研发、临床诊断、临床信息辅助、慢病管理、医学影像分析、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医疗领域的大语言模型可以处理和理解复杂的医疗术语、临床报告、研究文献等,在赋能医学研究、提供医疗信息、辅助医生决策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正如华为副总裁周跃峰所说,希望未来联合医疗系统、AI应用商等多方力量,结合医疗知识和数据,为行业带来深刻变革。我们也期待医疗产业与AI交汇与碰撞,为医疗智能化能爆发出更多的机会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