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跨国药企陆续公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武田本季度稳健发展,全球收入增长2.1%,产品销售成绩喜人。GSK第二季度表现亮眼,在全球增长13%的强劲态势下,公司提高全年收入增长和每股核心收益指引目标。

产品销售涨势喜人,全球增长2.1%
武田制药(TOKYO:4502/NYSE:TAK)公布了2024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财务业绩。全球收入达到1208亿日元(7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按固定汇率计算,下同)。
武田强调,发展中和已推出的产品组合增长了17.8%,占总收入的46%: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安吉优(维得利珠单抗),销售额2344亿日元(15.2亿美元),增长7.6%。
▶武田的免疫球蛋白(IG)产品销售额增长21.9%,达到2015亿日元(13亿美元)。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药物达泽优(拉那利尤单抗)的销售额增长了19.8%,达到560亿日元(3.64亿美元)。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武田与和黄医药合作,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开发抗癌药呋喹替尼 (商品名:爱优特/Fruzaqla)。该产品2024年第一季度在美国上市强劲,销售额为119亿日元(7740万美元)。
不利的一面是,为实现此前计划的制造业务升级,武田在中国的白蛋白供应情况发生变化,进而扰乱了其在中国这一关键市场的销售。白蛋白销售额因此下降14.2%,至294亿日元(1.91亿美元),不过鉴于中国市场需求持续强劲,预计其销售会出现反弹。

全球强劲增长13%,美国、中国欣安立适需求疲软
葛兰素史克(NYSE/LON:GSK)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该季度收入达到78.8亿英镑(10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按固定汇率计算,下同)。
GSK本季度所有业务部门都有增长,不过由于重磅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Shingrix)同比下降5%,至8.32亿英镑(10.69亿美元),疫苗业务仅同比增长1%(如果剔除新冠产品,则增长3%)。这一下降归因于缩减储量、零售疫苗优先顺序的变化以及美国需求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GSK于2019年首次在中国推出欣安立适,在本季度首次开始由合作伙伴智飞生物在市场上分销。在财报电话会议上,GSK首席商务官Luke Miels指出,“欣安立适的启动过程已于第一季度完成”,与智飞生物的合作将疫苗接种点从6000个扩大到19000个,预计到年底将达到27000个。然而,米尔斯还指出,中国市场对疫苗的需求“有些疲软”,包括“一些迹象表明,一些地方疾控中心的预算确实更紧”。Miels强调,与智飞生物的合作关系“才刚刚开始”,需要时间才能取得与默沙东HPV疫苗在中国一样的成功。他还提到,GSK在7月份向智飞生物预订了“另一批价值9400万英镑的欣安立适”。
从好的方面来看,GSK脑膜炎疫苗(Bexsero和Menveo)同比增长24%。此外,GSK在本季度推出了另一种潜在的重磅疫苗,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Arexvy,产生了6200万英镑(8000万美元)的销售额。
受哮喘药物新可来(美泊利珠单抗)和狼疮治疗药物倍力腾(贝利尤单抗)推动,特药部门收入增长了22%,其中HIV药物销售额增长了13%,而呼吸/免疫学药物销售额增长了18%。与此同时,肿瘤学销售额翻了一番多,达到4亿英镑(5.14亿美元),其中PD-1药物多塔利单抗(dostarlimab)的销售额增加了一倍。
如此强劲的业绩促使GSK将全年收入增长和每股核心收益指引分别提高到7%-9%(以前为5%-7%)和10%-12%(以前是8%-10%)。然而,疫苗销售下调至中低个位百分数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