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显微镜作为精密的高端科学仪器,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一直是我国被“卡脖子”的关键。尤其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关键产业频频发起科技围堵,这不仅进一步阻碍我国基础科学以及高端科学仪器行业的进步,更激发了国内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的自主创新决心。
在这场自主创新的时代浪潮中,一家由中国科学院孵化的初创企业——微芒视界(深圳)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芒视界),正通过“AI+场景化”的创新路径,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壁垒,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高端显微成像系统的研发与商业化之路。
01
从代理到自研,以一线痛点驱动转型
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以及前沿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高端显微成像设备的市场需求日益高涨。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电子显微镜的进口数量和金额均呈现显著增长,这反映出国内市场对其旺盛的需求。但与此同时,进口品牌高昂的价格、漫长的维修周期以及本土化服务的缺乏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科研人员,更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加快显微成像设备产业自主可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微芒视界的创始人石贤礼硕士毕业于深圳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曾长期从事高端科学仪器的代理与销售工作。在这十多年的行业沉淀里,他从一线敏锐地捕捉到了国内电子显微镜市场的痛点,并指出,“进口品牌价格昂贵、维修周期长、配件供应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科研工作的效率,尤其是对于那些经费有限的科研团队来说,这些挑战尤为突出。”
在经过与团队的多次头脑风暴后,石贤礼最终决定从代理转型为研发,致力于为中国科研工作者提供更贴合本土需求、性价比更高且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端显微成像设备。之所以选择这一方向,一方面是因为微芒视界的团队成员具备多年显微镜品牌的代理经验,对产品与市场有着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则是看到了“国产替代”的国家战略与AI技术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这必将加速技术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
2025年2月,专注于显微成像系统的研发、生产、应用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微芒视界正式成立,开启向“中国显微成像行业领跑者”迈进的全新征程。
石贤礼强调,“显微成像系统并不只是一个用以观察细胞的显微镜,它是由光学结构、成像系统和分析软件三部分组成的整体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与场景,也正因如此,这项工作既需要多学科人才紧密协作,也离不开不同领域技术资源的整合支持。”
基于此,微芒视界汇聚了一支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生物学、光学、通讯专业博士(后)学历或学习经验的青年研发团队。并且,公司研发、核心销售人员均在深圳工作学习10年以上,对珠三角的创新环境和市场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这使得微芒视界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推动产品的创新研发与持续迭代。
此外,深圳市脑科学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脑创中心”)作为脑科学领域的人才与资源集聚高地,也为微芒视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石贤礼表示:“脑创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场景需求、技术测试、场地和政策等多维度的支持。对初创企业来说,采购高端显微镜这类设备的成本压力较大,而脑创中心拥有丰富的设备平台,我们正好能借助这些资源开展相关研发工作。”
02
扎根脑科学,做“更懂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
从下游应用场景来看,微芒视界将“脑科学”作为首要聚焦的应用场景。
脑科学作为21世纪关键的前沿学科之一,加强该领域的研究不仅为脑疾病的诊疗与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的研发带来颠覆性变革,还能对绘制“人类智力蓝图”具有关键性贡献。
基于此,我国对脑科学研究领域一直给予高度支持。在“十四五”规划中,“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不仅再次被列为七大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项目之一,而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也同步资助了一系列脑科学研究项目,为脑科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到资金的全面保障。
显微成像系统是支撑脑科学前沿基础研究的关键工具之一。石贤礼与团队在此前的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到了大量脑科学科研工作者,结合他们反馈的真实需求与痛点,迅速推出微芒视界第一代产品,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正是这种扎根一线“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的开发逻辑,让微芒的设备在软件优化、AI集成、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具备突出场景适配优势。例如,其推出的VMZ4000,作为入门级多功能显微成像系统,专为经费有限却需开展荧光标记研究的科研人员打造;而VMScan则是一款高通量电动扫描显微镜,借助AI算法能实现全自动智能成像,针对厚样本采用多层扫描与景深扩展算法,保障获取高清晰度图像,大幅提高了大规模样本处理效率。

VMScan组织全景扫描仪
作为“场景+AI”结合的重磅产品,VMScan系统具有多孔位滤光片电动转盘,兼容明场成像以及多重免疫荧光成像,使得研究者在实验选择上更为丰富。石贤礼举例介绍道,“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科研人员需要通过小鼠模型观察不同药物的疗效。我们自主研发的电动显微镜搭载AI系统,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自动完成大批量样本扫描,并通过智能算法快速识别和分类有效作用区域,将药物筛选效率提升一倍以上。”

VMScan组织全景扫描仪 案例分析
谈及产品线研发逻辑,石贤礼强调,“我们不做‘大而全’的通用设备,而是深入特定场景,做‘小而美’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我们的竞争力所在。同时,我们希望产品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解决脑科学的高标准需求来不断完善产品,再推广到其他应用场景中。”
当前,微芒视界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涵盖显微镜、相机、组织全景扫描仪以及维修、升级、改装配件等多个类别。其中,显微镜包含倒置生物显微镜、偏光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正置生物显微镜、观察一体显微镜等多种类型,可全方位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显微成像需求,为科研、病理等领域的精准观测与高效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03
自动化+智能化,全方位解决显微成像需求
“显微镜三分靠硬件,七分靠调试。”为更好地服务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提高显微成像设备的国产化率,微芒视界在销售和服务模式上,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但更贴近用户的路径——直销。
在营销网络布局上,公司采用“工程师+销售”融合模式,依托专属销售工程师团队,为客户提供直接支持与快速响应。“我们的销售人员均具备工程师专业背景,且经过半年系统培训与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直销模式下,客户有意向后,我们会第一时间携带设备上门,为其提供产品现场演示、样品应用测试等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客户能够直观地感受产品的价值和与自身需求的适配性。”
基于“全流程服务,全方位解决显微成像需求”的服务体系,微芒视界已赢得高校、研究院所、医院和制药企业等多领域客户的广泛认可。目前,公司正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积累成功案例,为后续向全国范围推广奠定基础。此外,公司还计划逐步拓展业务领域,将专业化、服务延伸至动植物保护、环境生态等更多行业。
在高端科学仪器的国产化进程中,价格是关键决定因素之一。对此,微芒视界实现“性价比”与“高价值”的双重平衡。一方面,微芒视界的产品定价约为进口品牌的一半;另一方面,凭借在特定场景下领先的软件适配性和AI功能,微芒视界的产品定价实则略高于国内主流品牌,这展现出价值才是打动客户、占据市场的关键内核。
当前,国产显微成像设备行业正处在快速成长期。石贤礼指出:“自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显微成像设备发展的两大必然趋势,这一进程与汽车行业的转型趋势颇为相似。我们希望能够借助AI与自动化技术赋能,在进口替代的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车。”
从代理到自主研发,从通用到场景定制,从硬件到软件赋能——微芒视界的创业之路不仅勾勒出自身的转型轨迹,更折射出中国高端科学仪器企业在全球创新浪潮中的深度思考与崛起之势。
正如石贤礼在采访的最后所说,“虽然微芒视界才刚刚起步,但凭借多年的行业积累、人才团队和政策东风,以及‘高品质、高标准、严要求’的企业理念,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以微芒之光,拓视界之疆’,为高端科学仪器的国产化与自主化进程注入动力,成长为中国显微成像行业的领跑者。”
关于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
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简称“脑创中心”)是深圳市和光明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建设的专业孵化平台,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和运营管理。脑创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拎脑入驻”型专业孵化赋能平台,聚焦脑科学、脑技术、脑健康、脑疾病及脑智能领域和技术产业转化发展痛点,建立“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卷”的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创新、创业、创投、创意”四创合一融合发展格局,致力于成为以脑与生命健康产业为特色的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新质生产力集聚高地。
脑创中心自2022年10月启动试运行以来,建成“阶段式”孵化、产业空间超1万平方米,已引进近50家企业进驻孵化器与产业园,入驻企业历史融资总额超10亿元,估值超100亿元,并成立了全国首个完全由社会资本投资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创投基金,规模超2亿元,重点投资脑创中心优质早期项目。脑创中心诚邀脑科学与脑机工程、脑健康等相关企业、机构、科研团队来访交流!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