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的先天免疫系统中,cGAS-STING信号通路如同一名敏锐的“DNA哨兵”,时刻监控细胞内的异常DNA信号。从病毒入侵释放的游离DNA,到肿瘤细胞产生的基因组不稳定片段,甚至是自身DNA的异常定位(如狼疮患者的胞质DNA泄漏),这条通路都能迅速识别并触发免疫应答。自2013年cGAS酶被发现以来,该通路不仅革新了人们对“DNA感知”机制的理解,更成为连接感染、癌症、自身免疫病和衰老研究的枢纽。
-01-
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发现
-02-
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03-



自噬是一种保守的过程,将受损的细胞器、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运输到溶酶体进行降解和回收。cGAS–STING通路主要触发非规范自噬,介导细胞质DNA和DNA病毒的清除。STING激活诱导LC3B(也称为MAP1LC3B)在液泡型ATP酶(V-ATP酶)和ATG16L1介导的单层膜核周囊泡上脂质化。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STING可能通过潜在的跨膜孔介导缓慢的质子流,这可能解释了V-ATP酶是如何被STING信号激活导致LC3B脂质化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不清楚STING诱导的LC3B脂质化如何促进非规范自噬和抗病毒活性。

-04-

放疗或化疗诱导的肿瘤细胞DNA损伤释放大量染色体片段,激活cGAS-STING通路,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和T细胞浸润(如黑色素瘤中的免疫“热肿瘤”表型)。然而,某些肿瘤也会通过下调cGAS表达(如启动子甲基化)或分泌外泌体携带DNase(如胰腺癌)逃避免疫识别。

狼疮患者中,自身抗体-核小体复合物被吞噬细胞摄入后,核DNA泄漏至胞质,异常激活cGAS-STING,驱动IFN-I的持续产生。遗传学研究显示,STING功能获得性突变(可导致早发性全身性炎症。


cGAS-STING通路的发现重塑了先天免疫的范式,其功能已远超最初的抗感染防御,成为连接基因组稳定性、炎症调控和疾病治疗的桥梁。然而,该领域的挑战依然严峻:如何选择性激活肿瘤中的STING而不引发全身性炎症?目前多数STING激动剂(如ADU-S100)因毒性或稳定性问题尚未获批,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如纳米颗粒靶向)亟待开发。 此外,如何满足个体化治疗需求,基于患者基因型(如TMEM173多态性)和疾病阶段制定差异化策略。 未来,随着冷冻电镜解析STING激活的动态结构、单细胞技术揭示组织特异性调控网络,cGAS-STING通路有望成为“免疫代谢疗法”的核心靶点。
参考文献:
Regulation of cGAS-STING signalling and its diversity of cellular outcomes. Nat Rev Immunol.2025 Jan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