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驱动,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更在运营模式、服务体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想象力,成为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这波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强大的产业支撑,正在崛起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高地。依托保税研发、保税生产、出口退税等政策优势,交通发达、通关便利的区位优势,研产一体化以及产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图片


图为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 

 

其中,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聚焦CRO\CDMO及医药上下游产业链,以“前研后产”的创新模式,打造集研发、中试、生产、仓储、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正在加速生物医药研发成果转化,成为临空经济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载体。

 

01

基于“前研后产”定位,汇聚多重创新要素

 

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坐落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综保区1号卡口位置,由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航城”)投建运营。

 

该项目是综保区基于“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产业定位发展需要,加速推进生命健康产业落地以及生物医药研发成果转化,打造的集生物医药保税研发、保税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国门国际生命健康平台。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用地121亩,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二期用地79亩,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一期于2024年1月正式投运,二期正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预计本年年底开工建设。

 

作为临空经济区(北京)首个生物医药标厂项目,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拥有诸多差异化优势。首先从区位来看,地铁、高速、机场货运通道无缝衔接,实现“机场、综保区一个海关”的高效通关模式,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从基础设施来看,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特殊需求,打造了高标准的厂房与研发楼。层高7米满足GMP认证要求,配套蒸汽供应可满足生物医药工艺需求。

 

政策层面,叠加双自贸区开放创新试点政策、综合保税区政策、北京数字贸易试验区政策以及自贸区促进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等多重政策支持,园区可为企业提供保税研发、出口退税等优惠,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园区还将发挥综保区政策优势,推动外贸创新发展,鼓励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重点产业、鼓励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园区搭建的产业链服务。比如,针对两头在外企业,需要在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方面节省关税成本和现金流,园区的保税政策和出口退税等优惠可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针对以海外业务为主的CRO/CDMO企业,其需求为快速通关、保税研发及生产资质等,综保区资质及实验动物平台可提供产业链资源;针对需要进京布局的外地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需要靠近药监局/中检院以及政策扶持,临空区的人才政策、定制化载体亦可提供支持。

02

吸引众多创新企业入驻,加速研发成果转化

 

凭借政策、区位、设施和产业优势,园区吸引了卡尔斯医疗、钰犸生物、意胜生物、中科聚研、禾香科技等多家创新企业入驻,加速产业创新成果转化。

 

其中,卡尔斯是北京市科委重点支持项目,专注三类医疗器械口腔种植体和生物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是宿玉成教授领衔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产牙种植体市场份额第一。据卡尔斯介绍,公司于2024年10月份启动销售,预计三年内年产值可达4亿元,三年累计产值近10亿元。目前该公司进驻综合保税区国际生物医药园1号楼,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设有精密加工中心、万级洁净生产区、表面处理中心、研发中心、检验中心和实验中心。

 

作为入驻园区的另一家代表企业,钰犸生物正在园区建设大兴临空国际实验动物平台,将大力促进大兴临空区生命健康产业快速聚集及国际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大兴临空区高端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及上下游产业链。该项目通过为国内医疗器械出海企业赋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将加速园区国际化产业聚集,落地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5号楼约3200平米。

 

此外,意胜生物专注iPSC干细胞药物研发及生产,创始人刘彤日获大兴新国门人才称号,同时项目获得中关村高新、国家级高新等荣誉称号。该项目源自中英联合研发,利用综保区生物制品快速通关的便捷政策将大大加速项目的研发周期。项目固投超1000万,每年度带动进出口额不低于300万元。项目落地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8号楼3层,面积约1600平。项目于2024年9月正式入驻,2024年11月获批保税研发。

 

据介绍,园区将依托现有入驻企业及平台,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其中重点打造围绕口腔医疗相关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聚焦化药制剂改良剂型CDMO平台,重点围绕冻干闪释剂创新剂型打造药品出海基地;聚焦生物创新药物研发集群,重点围绕干细胞、免疫细胞及基因治疗等创新药物研发技术打造临空区CGT产业集群。

03

四大园区协同发展,新航城打造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生

 

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是新航城打造的一个代表性园区。新航城共打造了四个园区,总建面积约50万平方米,以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为核心,联动北京自贸区、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在产业定位上各有侧重,形成了互补联动的产业格局。

 

除了综保区国际生物医药园之外,北京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是临空区首个产业载体,距大兴机场3km,实现园区载体零的突破。该项目定位于“充分发挥自贸区制度创新、中关村科技创新政策和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的叠加优势,高位吸引国内外顶级金融服务和医疗产业落地”。

 

图片

图为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

 

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是北京市首个以再生医学为主题的专业园区,位于大兴临空区国际生命健康社区内。该项目集生产型厂房、中试研发、园区配套于一体,致力于汇集生产型、专业服务型、创新型等再生医学企业,打造以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领域产业为主的中关村特色产业园。该项目定位于“以细胞、基因治疗等为主导产业,‘孵化+生产+应用’为核心,围绕再生医学产业链,汇集生产型、专业服务型、创新型等再生医学企业,打造以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领域产业为主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及立足京津冀辐射全球的再生医学产业集聚区”。

 

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是临空经济区(北京)首个医疗器械专业园区,位于大兴临空区国际生命健康社区内,引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等企业进驻,在科技创新、技术升级、投产加速等多方面助力企业发展。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引入医疗器械及相关配套企业100余家,推动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加速度”。该项目定位于“以‘孵化+生产+进出口’为核心,打造科技领先、创新生态完备的国际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以及以生命健康类国家级重点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为特色的示范性园区”。

 

四大园区的布局展现了新航城产品的多样化和联动性,形成了以综保区为主、其他三个园区为辅的产业互动和协同发展生态。

 

综上可见,新航城在打造园区方面,形成了一套独有的逻辑,以政策叠加、功能完善、空间适配为核心,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服务。

 

在政策环境方面,叠加自贸区、中关村、综合保税区等政策优势,提供保税研发、出口退税等优惠;功能布局方面,集办公、研发、生产、中试、仓储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企业全流程需求;空间设计方面,针对生物医药企业需求,提供层高7米的灵活空间,配备专业化设施。

 

除了上述“标配”优势,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说,园区载体的打造最重要的还是专业性的体现。

 

基于此,新航城精准产业定位,明确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并根据不同园区的特色进一步细分产业方向。如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围绕再生医学产业链,引入免疫细胞、干细胞、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等研发生产企业,致力于打造再生医学产品的国际创新中心;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则引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等企业,助力医疗器械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升级等方面发展。

 

展望未来,新航城将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的前沿领域和关键技术,打造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形成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协同创新优势,助力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