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柳叶刀》应对全球肝细胞癌负担委员会重大报告指出,全球60%以上的肝癌病例可通过减少相关风险因素加以预防。若不采取紧急行动,预计未来25年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数和死亡人都将近乎翻倍。如果每年将新发病例减少2%~5%,预计可预防1700万例肝癌病例发生以及1500万例相关死亡。作者呼吁提高公众、医学界及政界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风险攀升的关注,需重点关注糖尿病及肥胖等高危人群。我们采访了报告联合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和周俭教授,分别介绍了中国防控肝癌的主要经验和报告的主要内容。


樊嘉 院士

报告联合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国的肝癌防控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肝炎病毒感染率高,约占人群的10%以上。其中约10%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进而有10%的肝硬化患者转化为肝癌。通过改善饮水、控制霉变食品摄入和推广乙肝疫苗接种,中国显著降低了肝炎感染率和肝癌发病率。随着B超、CT和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能力大幅提升。多学科团队合作推动了肝癌的治疗进步,使许多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预计未来25年,肝癌防控将取得重大突破。手术切除仍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的最佳手段,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无法手术。未来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结合新药物和先进设备,提高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代谢性肝病防控将前移,针对肥胖和糖尿病人群推广无创肝纤维化评估和早期筛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预计早期肝癌患者比例将显著提升,生存率有望从目前的14%提高至60%~70%。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在早期筛查和预防方面走在前列,中国也将继续贡献力量,推动全球肝癌防控进展。


周俭 教授

报告联合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报告提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50年全球肝癌病例将从目前的87万例增加至152万例,死亡人数也将从约76万增至137万。通过每年降低2%~5%的发病率,未来25年内可预防数百万肝癌病例的发生。报告强调,超过60%的肝癌病例是可预防的,我们的目标是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全球至少60%的肝癌病例可以通过控制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来预防。在实际推广这些预防措施时,主要障碍包括人们对体检和生活方式改变的接受度不足,以及乙肝、丙肝治疗药物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可及性差。报告举例说明了意大利和埃及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强调需要政策制定者、基层卫生工作者、专业协会和公众共同参与,推动健康生活方式和早期筛查。END


中文内容供参考,所有内容以报告原文为准。

DOI: 10.1016/S0140-6736(25)01042-6


推荐阅读

重大报告 | 由于对不公平和隐性痛苦的不作为,许多乳腺癌患者感觉“被抛弃”

重大报告 | 2020至2040年间,预计全球前列腺癌患病人数将翻倍

重大报告 | 控制14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预防或延迟近一半的痴呆病例发生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报告专题

关注柳叶刀服务号,探索更多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