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在生命科学行业‘内卷’不断、降本增效的浪潮下,生命科学企业若能契合市场趋势合理利用地产资源,不仅能降低不动产成本,而且能有效推动业务成果的转化,并在企业吸纳与保留人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仲量联行生命科学地产资深董事俞则人如是说。


仲量联行是全球领先的房地产专业服务和投资管理机构,于2007年成立生命科学行业服务平台,为国内外政府机构、园区平台、创新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定制化策略洞见和解决方案。


在5月10日的动脉网VBEF未来医疗医药100强展会主论坛上,俞则人基于对全球生命科学企业的洞察与服务经验,从地产视角解析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方向,并分享了2025年全球生命科学地产市场的最新趋势。


俞则人图片.jpg



01

生命科学与地产已成协同发展共同体



生命科学地产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细分赛道,结合了生物医药、基因技术、医疗器械等高精尖行业需求,通过专业化空间运营推动生命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


这一赛道在国内虽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家生物医药政策持续加码、中国生物技术突破催生的规模化空间需求增长,以及生物医药BD交易活跃推动企业从“轻资产”向“重研发”转型,生命科学地产的载体价值得到进一步强化。


俞则人指出,也正是基于这一产业变革土壤,国内生命科学行业与地产已突破传统的供需关系,形成了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共同体。


其中,产业需求驱动着地产创新。行业快速发展倒逼传统地产突破“空间租赁”思维模式,转向以“产业赋能”为核心的专业化运营思路。地产商通过定制化设施与合规管理,助力企业专注核心研发而非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加速技术转化效率。


与此同时,地产价值也在反哺着产业发展。地产作为生命科学企业除人力外的第二大成本项,对其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够形成降本增效闭环,成为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数据也可以反映出生命科学企业对地产价值赋能作用的认可。根据仲量联行发布的《2024全球未来办公调研》,在对全球25个国家及地区、2300家企业的深度调研中,有145家生命科学企业样本:47%的受访企业希望通过优化房地产战略来降低运营成本。比如通过出租或出售实验室、仓储物流等闲置设施获取现金流,或将地产设施转化为金融产品获取投资等。


而这种双向赋能也进一步显化了生命科学地产的显著特征——强烈的产业集聚属性。生命科学企业高度依赖生态协同,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资源密集、便于合作的区域。


以美国最大的生命科学园Durham的HUB  RTP为例,该区域依托麻省理工学院科研资源,通过功能平台、临床医院与交通枢纽的有机连接构建完整产业链。生物医药企业在此可共享研发设备、即时调用临床资源,快速突破技术壁垒,从而将新药研发周期大幅缩短。


在国内,上海张江、苏州BioBay、深圳坪山等地也已形成科研、临床、制造和流通等一站式产业集群,大大缩短了供应链半径,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企业提供了高效的创新环境。



02

三元素选址,提高生科企业研发资源配置效率



生命科学地产的崛起,本质是“空间即服务”的产业逻辑延伸。当地产从“空间提供者”转型为“战略赋能者”,选址作为第一步便成为企业重构竞争力的关键。


仲量联行长期服务MNC在中国市场的拓展,积累了深厚的行业洞察和本土化服务经验。俞则人以一家MNC在华布点规划为例,对生命科学企业选址逻辑进行了介绍。


该企业将研发基地落户在上海张江,借助当地深厚的人才科研资源,提升研发效率与创新能力;同时将生产制造环节布局在江浙周边等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以控制整体生产成本;此外,还在海南、粤港澳大湾区等拥有特别准入政策的区域设立据点,加速市场拓展步伐。


基于此,我们可以捋清生命科学企业选址的核心逻辑:围绕人才、经济战略以及市场准入政策等关键维度,精心构建区位优势的“组合拳”。


首先是聚集人才优势。在生命科学这类知识密集型行业中,研发人才已从基础要素升级为创新引擎。区域人才储备质量能直接带来靶点发现、临床转化等环节的先发优势。


其次是全国布局协同。通过差异化资源配置构建竞争力矩阵,如一线城市布局创新研发中心,二三线城市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边境口岸设立跨境医疗枢纽,来提升整体创新协同效率和市场覆盖能力。


然后是紧跟利好政策风向。政策是选址核心变量,直接影响成本结构与长期潜力。企业需精准匹配区域税收优惠、审批效率、补贴力度等差异,构建“政策洼地-成本优化-产业高地”的价值闭环。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选址策略,生命科学企业能够根据不同业务环节的需求精准匹配最优区位,在最大范围内发挥人才与经济战略优势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最终推动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03

18年、3800+行业专家,提供生命科学全周期房地产服务



俞则人提到,正如CXO对生命科学行业的赋能价值,随着行业精细化分工的趋势,生命科学外包服务也逐渐从业务流程环节,向资产管理、设施运营等房地产领域渗透。


《2024未来办公调研》数据显示, 在租赁管理、设施管理、项目设计与施工等多个维度的房地产管理工作上,生命科学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第三方房地产服务商合作。


与责任演讲.png


对这一趋势的前瞻性预判,正是仲量联行极早战略入局生命科学行业的原因所在。


经过18年行业积累,仲量联行目前在全球拥有3800名生命科学行业专家,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客户提供包括战略规划、选址、建造、设施管理、评估和资产处置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房地产服务解决方案。


除了前文提及的服务MNC在华需求,仲量联行也凭借国际网络优势,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跨境房地产服务支持,包括海外市场进入策略和选址落地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俞则人表示,作为专业的产业赋能者,仲量联行定位于"生命科学领域最专业的房地产合作伙伴",通过深度理解行业特性,让生命科学企业能够更专注于核心研发创新,在人才吸引、技术转化和商业落地等关键环节获得房地产领域的专业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生命科学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将在企业发展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责任。而在降本增效与战略投资的平衡中,具备全周期服务能力的机构将助力生命科学企业穿越周期,实现空间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跃升。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