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自身模具、耗材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和一流的注塑成型加工工艺,固源医疗不仅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还能为下游客户提供先进的OEM产品设计方案,帮助客户实现定制化产品的开发生产。截至目前,固源已服务近200家企业,并与迈瑞、新产业生物、亚辉龙、华大智造等头部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23年,固源医疗成为行业内极少数营业额实现逆势增长的厂商。固源医疗部分合作伙伴,图片由企业提供得益于与众多头部厂家合作,固源医疗的品牌力持续攀升,其生产体系也在全球头部厂家成熟供应链中不断被打磨完善。其中,与迈瑞的合作更是从1999年延续至今。2023年年底,固源医疗公布了品牌国际化、全球化战略。2024年,固源医疗正式扬帆海外,陆续进入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与英国麻醉呼吸器械Penlon、印度医疗器械巨头Meril Life Sciences等达成合作,共同开拓全球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耗材供应商,下游客户如何挑选出最契合自身需求的合作伙伴?孔垂贵给出了两点建议。首先,看上游耗材厂商有没有类似产品的生产经验,尤其要考察量产和交付情况。单单能开发只是第一步,具备稳定批量化生产制造与交付能力才是关键;其次,看团队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团队能不能把产品“吃透”、成本和质量是否最优、交期是否能满足客户需求,这背后其实都是技术实力做支撑。以开模为例,首先评估供应商是否能够满足开模的基本要求,如“一出64”“一出96”(即每次注塑成型能够生产出64、96个相同的产品),二是看厂家能否给到更多的优化建议。许多供应商或许能完成基本的开模任务,但真正能够深入理解产品技术逻辑,预见并解决潜在问题,甚至提前于客户需求给出优化方案的供应商,才是那些真正“吃透”产品、积累了深厚经验、能够提供高效服务的优选伙伴。谈及国内外市场的差异,孔垂贵指出,二者产品需求相差无几,但客户画像却大相径庭。在国内,受集采政策等因素影响,企业对价格敏感度较高;而在国际市场,质量成为首要考量,价格因素相对次要。此外,服务模式上也存在差异,国内客户往往需固源前期介入,提供OEM服务;而国外客户则对产品需求明确,沟通高效,更多是基于明确的技术规格直接合作,双方沟通的语言基本就是“一张图纸”。面对进出口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供应链稳定性的挑战,孔垂贵表示,固源医疗正积极应对,一方面加速与客户在材料研发上的合作步伐,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关键“卡脖子”材料,采取战略性储备策略,以确保供应链的韧性与可持续性。进入2024年,固源医疗迎来了大力推广医用高分子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新阶段。公司将集中优势资源于体外诊断领域,为不同客户量身定制高质量的材料产品,以“材料配方+模具设计+注塑生产”的整体解决方案全方位赋能客户。同时,公司将持续积极拓展海外新市场,将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带向全球,开启固源医疗品牌国际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