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最近,华为在医疗领域的动作引发关注。


华为宣布成立医疗卫生军团,将重点构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体系,推动医疗大模型在临床场景的应用。


这消息如同一把火,继续点燃二级市场的上涨热情,带动创业慧康、博济医药、润达医疗、塞力医疗、卫宁健康、思创医惠等多股上涨。


据消息,华为DCS领域总裁张伟力将担任华为医疗卫生军团负责人,张伟力此前岗位隶属于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


这也意味着,华为终于要集中力量啃下医疗AI这块硬骨头了。


第21军团


华为军团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军团是华为的一种组织模式,是华为狼性精神又一次展现。


实际上,华为的军团是受谷歌启发,并脱胎于"铁三角"管理模式(即研发、销售、服务一体化作战单元)。


谷歌内部有不少集中科学家、工程师、产品专家等跨领域人才的创新型小团队,每个团队大概只有五六十个人,在某个领域深度钻研,为谷歌带来创新活力。


2019年,华为因为芯片受到美国制裁,消费者业务收入锐减,被迫向政企市场突围,华为开始向政企数字化转型突围,军团则是华为自我更新的重要方式。


任正非在内部信中表示:向Google军团学习,编制不大,但战斗力极强,扑上去,杀出一条血路。


2021年,华为正式开启军团化编制。一个军团大多200—500人左右,包含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产品专家、工程专家、销售专家、交付与服务专家等,缩短产品进步的周期。


华为组建五大行业军团“出征”一线,任正非:和平是打出来的__财经头条


近年来,华为已经陆续成立20个军团,涵盖光伏、能源、机场、港口、电力等大市场,医疗卫生军团则是华为的第21个军团。


传统交付流程是业务部门先提出需求,和IT部门明确,接着IT部门安排开发计划并完成开发,最后交给运维团队进行维护。


落到具体业务上,尽管传统政企机构有提升硬件、软件等IT基础设施的需求,但仅有ICT技术还不够,需要深入融合行业生产系统和IT支撑系统,要求华为对行业攻坚克难。


尤其在医疗场景,医院不仅对服务器、数据安全、数据同步共享有极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建立统一数据平台,实现HIS、EMR、PACS等系统的深度融合,还包括支持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的诊疗服务。


复杂的医疗场景下,以及未来的AI医疗浪潮,华为的确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不仅整合分散各处的医疗业务,还将医疗解决方案能力沉淀下来。


更值得寻味的是,为什么华为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成立医疗卫生军团?


要知道早在2016年,华为就开始涉足精准医疗,2020年,华为云AI辅助诊断方案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应用。


近期最直接的推动力则是DeepSeek带来的医疗大模型机会。


据智药局了解,数百家医院部署DeepSeek的浪潮下,催生了大批医院方采购服务器以及上云等需求,包括各类大模型服务。未来AI技术在医疗的突破也被视作新增长点。


图片


另一个则是卫健委推动的智慧医疗考核下,医院的采购正在向数据治理、智能应用领域倾斜。


国产化替代逻辑下,国产服务器上云,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桌面等需求释放,华为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同时,军团在获得自主权的同时,需要对营收承担起相应的KPI。


例如智能光伏军团2022年目标营收200亿,利润40亿,数字能源军团2022年目标营收150亿,利润30亿.....且这个营收和利润每年需要保持增长。


成立医疗军团意味着离开了母公司的喂养,可能需要短期内实现盈利,还面临着营收高增长压力。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华为认为AI医疗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机会,毕竟成立军团首先对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明确要求,保证业务体量足以匹配其资源投入和技术整合成本。


与合作伙伴吃下市场


多年来,华为持续押注AI+医疗健康赛道,合作的多家公司二级市场开始节节走高,也让外界对华为在AI医疗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华为手里有哪些牌?


华为以“盘古大模型+昇腾AI框架+云计算能力”为核心技术,构建了覆盖病理诊断、医学影像、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多场景的AI医疗生态,展现了从技术到落地的全链条准备。


不过,华为的技术基因也决定了,当前并不直接提供医疗产品或服务,而是成为医疗行业企业的合作伙伴。


目前,华为已与润达医疗、卫宁健康、联影医疗、美年健康等众多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AI医疗方面,华为也正在采取与软硬件合作的方式,以构建生态为主。


例如,2月底润达医疗携手华为基于DeepSeek大模型推出“华擎智医”训推一体机,3月10日,创业慧康联合华为正式发布BsoftGPT·DeepSeek医疗行业昇腾一体机,覆盖数十个医疗健康智能场景。


根据智药局总结,华为主要在三大AI场景发力:


医学影像与检测


AI医学影像领域,华为打造了华为云医学影像平台,已经和多家头部公司达成深度合作,联合与联影医疗、万东医疗等公司,用于优化影像纠错、病理切片分析等环节。


2024年9月,华为云与影禾医脉、一脉阳光签署协议,开发创新的医学影像产品,共同推进医学影像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而在AI+病理诊断方面,除开瑞金医院外,华为还与安必平等企业合作,聚焦于病理科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及算力方案,并推动AI在病理数据库的应用,提升医生对AI结果的信任度。


AI+医疗大模型


在大模型层面,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主要定位于面向行业的大模型,解决行业AI落地难题。针对药物研发和智慧医疗领域,华为分别训练出了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和盘古医学大模型。


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通过无监督学习架构,能加速分子筛选与靶点预测,助力药企研发,优化临床试验和化合物合成流程。


2024年5月,华为和上市公司东阳光制药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在医药行业AI大模型领域开展合作。


在智慧医疗领域,盘古医学大模型全面覆盖智慧分诊、导诊、临床辅助诊断、病历自动生成、用药咨询、检验报告解读等常见30多个场景。


而根据盘古医学大模型,华为与润达医疗共同研发了“CDx良医小慧”,覆盖AI+医疗全生态。


此外,华为还积极和高校前沿领域合作,与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顾忠泽教授,结合双方在器官芯片与人工智能上的优势,开发了全球首个人体器官芯片医药大模型。


AI+智慧医疗


这一领域,华为抓住了医疗智能化+医院核心系统国产替代浪潮,和医疗信息服务商一道,为中国医疗信息化和数字化赋能。


基于提供云计算、AI、物联网等技术底座,华为已经与润达医疗合作打造医疗AI大模型,与讯飞医疗开发智能医疗助手(支持语音病历、智能查房)。


医疗IT与数据管理方面,华为还联合万达信息、卫宁健康、东华软件等公司,共同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的联合解决方案,并构建新一代区域卫生平台,已经布局到各地的医疗机构中。


而在医疗器械方面,华为积极和九安医疗、乐心医疗等厂商合作,利用AI算法提升健康数据分析能力,实现远程监护。


除开合作,华为还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设立,例如联合瑞金医院、江丰生物、商汤等12家单位,共同发布数智化智慧病理系统标准。


华为的入局,瞬间点燃资本市场的热情,合作伙伴股价飙升,背后是行业对“技术+场景”融合的强烈期待。


这支由跨行业专家组成的“特种部队”,正以燎原之势,将智能化的火种撒向医疗的每个角落。



—The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