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是柳叶刀旗下一本开放获取期刊,是促进“世界各地平等获取优质卫生保健服务”这一柳叶刀全球倡议的一部分。本刊的终极目标是改善西太平洋地区人群的健康结局,并将致力于推动西太平洋地区临床实践的改善和卫生政策的进步与发展,最终期望能够提高该区域及相关国家的卫生质量。柳叶刀特别推出《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精选论文合辑,分享给读者。


图片

识别二维码阅读《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4月刊




论文精选


72万20-59岁中国成年人体质和营养状况的趋势与不平等:2000-2020年连续五次全国监测调查分析

图片

背景

很少有全面的研究评估中国成年人体质和营养状况的长期趋势,以及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连续五次全国监测调查,研究中国20-59岁成年人体质和营养状况的时间变化和社会经济差异的演变,从而弥补这一空白。


方法

整合了连续五次(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和2020年)中国20-59岁成年人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体重不足(<18.5kg/m2)、超重(24.0-27.9kg/m2)和肥胖(≥28.0kg/m2)。中心性肥胖的定义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将所有六个组成部分的Z值汇总计算得出综合体质指数(physical fitness indicator,PFI)。各省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排名,划分为从最不发达(T1)到最发达(T3)三个社会经济阶层。对年龄和性别进行调整后,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s)评估营养状况、PFI与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

分析共纳入716,790名年龄在20-59岁之间的中国成年人。PFI分数从2000年的0.71降至2020年的-0.84,其中2014年至2020年的年降幅尤为明显。体重不足患病率从2000年的5.54%降至2020年的3.51%,而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则分别上升到2020年的35.84%、15.05%和32.10%。2005年后,城乡体质差距缩小,而最发达地区和最不发达地区之间的体质差距扩大,城市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地区一直表现出更好的体质。早期,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发生了逆转。体重不足的患病率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随着人均GDP的增加,PFI在较高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与城市化呈正相关。超重患病率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处于较高水平时有所减缓,而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人均GDP呈N型关系。此外,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城市化呈正相关。


解释

在21世纪的前20年,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同时伴随着20-59岁成年人体质下降以及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的上升。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经济阶层之间营养状况的不平等得到了扭转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可能面临体质下降和营养过剩负担日益加重的双重挑战,亟需引起重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和身体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制定适合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和亚人群的卫生政策的必要性。


在50万中国成年人中,用任意运动替代久坐行为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率的关系

图片

背景

在中国成年人中,久坐行为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本研究旨在估算将闲暇的久坐时间重新分配给非久坐行为对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影响。


方法

对462,370名基线时未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中国成年人(平均年龄51岁;59%为女性)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等时替代Cox回归模型估算了将自我报告的久坐休闲时间重新分配至相同时长的睡眠、家务、太极或常规运动(如散步、慢跑、球类运动、游泳)与糖尿病、卒中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以调整后风险比和95%置信区间(CI)(每30分钟/天时间交换) 报告。在假设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计算了潜在影响分数,以估算与时间替代相关的发病率降低比例。


结果

在超过525万人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现19,738例糖尿病、51,460例卒中和6,767例心肌梗死病例。以睡眠代替久坐休闲时间可降低疾病风险(糖尿病:0.97[0.95-0.99];卒中:0.98[0.97-0.99];心肌梗死:0.97[0.94-0.99];在睡眠时间<7小时/天的参与者中),家务劳动(糖尿病:0.97[0.97-0.98],卒中:0.99[0.98-0.99],心肌梗死:0.97[0.95-0.98]),太极(糖尿病:0.97[0.95-0.99],卒中:0.98[0.97-0.99],心肌梗死:0.95[0.92-0.98]),或传统运动(糖尿病:0.97[0.95-0.99],卒中:0.97[0.95-0.98],心肌梗死:0.92[0.88-0.96])。当用家务代替久坐的休闲时间时,卒中发病率估计减少3.5%(95%CI:3.1-3.9%);当用常规锻炼代替久坐的休闲时间时,心肌梗死发病率估计减少9.6%(5.9-13.3%)。


解释

在中国成年人中,以家务、太极、睡眠(睡眠时间短者)和常规运动等行为取代久坐休闲时间与降低常见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有关。应制定预防策略,在减少闲暇的久坐时间同时,促进运动行为和最佳睡眠水平。


中国高血压照护级联中地区水平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基于ChinaHEART项目的全国人口研究

图片

背景

社会经济地位(SES)是健康的关键社会决定因素之一。与个体水平的SES相比,地区水平的SES与高血压管理之间的关系一直未得到充分研究和认识。本研究旨在评估地区水平的SES与高血压知晓、治疗、联合治疗和控制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特征对这些关系的修饰作用。


方法

在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纳入了ChinaHEART队列(China Health Evaluation And risk Reduction through nationwide Teamwork)中31个省份的1,559,748名35-75岁高血压患者。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生成地区水平的SES综合值,并分为三等分。拟合具有县级行政区域随机效应的多变量混合模型,计算出地区和个人水平SES与高血压管理(知晓、治疗、联合治疗和控制)的独立和交互关系的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及其在不同亚人群中的差异。


结果

在纳入的59.1±9.1岁高血压患者中,分别有794,675人(50.95%)、650,485人(41.70%)和206,103人(13.21%)知晓、治疗和控制了高血压。与高地区水平SES组相比,低地区水平SES组的高血压知晓率(OR:0.75,95%CI:0.65-0.86)、治疗率(0.69,0.59-0.81)、联合治疗率(0.65,0.51-0.84)和控制率(0.62,0.51-0.75)均显著较低。在个体和地区水平上,SES较低的参与者接受高血压治疗的几率最低。在年轻人和高SES个体中,地区水平的SES对高血压的知晓、治疗和控制有较大影响,但对联合治疗影响较弱。


解释

地区水平的SES对高血压的知晓、治疗、联合治疗和控制起着关键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为减少中国的健康不平等现象,需要采取综合行动改善地区状况,并促进有针对性的高血压照护级联。


亚洲乳腺癌治疗中的免疫疗法及其种族特异性:叙述性综述

图片

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癌症疫苗和其他方式,是癌症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乳腺癌历来被认为不太适合采用免疫疗法,但在与传统治疗方案相结合时,已表现出对免疫疗法的反应性。综合策略提高了免疫疗法的有效性,给患者带来了希望。此外,以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为指导的精准治疗完善了乳腺癌免疫疗法的范围,扩大了其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认识到亚洲人群与欧洲和北美人群在乳腺癌流行病学、临床结局和分子特征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绝经前患者比例较高,亚型分布和基因突变谱不同,这突出了在免疫疗法中考虑种族特异性的重要性。亚洲的临床工作在种族特异性研究、本土免疫治疗药物和基于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精准医学的支持下,提供了定制化的治疗方案。本综述旨在介绍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概况,同时探讨其种族特异性,为亚洲患者应用该疗法提供参考。


基于MRI的AI模型用于乳腺癌新辅助手术后的个性化治疗:西太平洋地区证据的叙述性综述

图片

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诊断乳腺癌和评估治疗反应最灵敏的成像方法。人工智能(AI)和放射组学为识别成像数据模式提供了新机会,支持个性化的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决策。本文回顾了基于乳腺MRI的人工智能模型,用于预测新辅助治疗后的结果,重点关注西太平洋地区的证据,以评估现有模型的质量,讨论其固有局限性,并概述潜在的未来方向。在MEDLINE、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上进行文献检索,确定了该地区的51项相关研究,其中大部分在中国进行,其次是韩国和日本。大多数研究侧重于预测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样本量中位数为152,主要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通常使用验证集评估模型性能,pCR预测的合并灵敏度和特异性显示出良好的结果。包含多时相MRI特征的模型可提高准确性。虽然基于MRI的AI模型显示出指导手术计划的潜力,但要促进临床转化,还需要提高方法学质量和算法的可解释性


DSM-5精神障碍的12个月患病率及其心理社会相关因素:香港特别行政区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

图片

背景

童年和青春期是极其重要的发育阶段,为人生的健康和福祉奠定了基础。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一半的终身精神障碍始于青春期。在全球化进程中,亚洲国家在广泛的社会经济范围内拥有快速增长的青少年人口,但基于结构化临床诊断评估的流行病学数据非常匮乏。


方法

从2019年9月至2023年6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对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一次以学校为基础的具有代表性的随机抽样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主要诊断指标是31种DSM-5疾病,采用儿童诊断访谈表第五版(Diagnostic Interview Schedule for Children, Version 5,DISC-5)对所有研究样本进行评估。对于小学的病例,每位参与者的一位家长/照护者接受了访谈。对于中学的病例,则分别对家长/照护者和学生进行访谈,并将从青少年/照护者两个来源得出的研究诊断在障碍水平上相结合。此外,还收集了一系列发展和社会心理因素。根据研究人群与官方人口数据(2022年年中人口普查和教育局数据)在年龄、性别、种族、家庭收入和学校类型方面的差异,对研究样本进行重组,以估计各种疾病的加权调整患病率。


结果

最终加权样本包括6,082名参与者。12个月内仅患有一种DSM-5障碍的患病率为13.5%(95%置信区间[CI]:12.6-14.3%),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DSM-5障碍的患病率为11.0%(95%CI:10.2-11.8%)。最常见的障碍/障碍类别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10.2%,95%CI:9.4-11.0%);任何破坏性、冲动控制和行为障碍(8.8%,95%CI:8.1-9.5%);任何焦虑障碍(6.1%,95%CI:5.5-6.7%);任何抑郁障碍(5.4%,95%CI:4.8-6.0%)。12个月内自杀意念、计划和企图(不包括非自杀性自伤)的患病率分别为3.9%(95%CI:3.4-4.4%)、1.9%(95%CI:1.6-2.3%)、1.1%(95%CI:0.8-1.3%)。在考虑了多种发育和环境因素的多变量逻辑回归中,父母焦虑和抑郁症状、任何具有临床意义的睡眠障碍以及严重的学校适应不良(如留级、休学、旷课)都是与ADHD、外化和内化障碍呈正相关的重要因素(ORs:1.1-3.37,P<0.01-0.001)。


解释

本研究首次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全面的心理健康调查,可以为亚洲其他高收入地区和未来几十年其他蓬勃发展的经济体提供参考。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明学校社区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但相关因素可获得且也有可能改变。可持续的心理健康行动应优先考虑改善亲子关系的综合方法、针对睡眠障碍的早期发现和干预,以及在学校社区建立全面的学习支持环境


2型糖尿病患者因传统和非传统并发症住院的时间轨迹的识别与可视化: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

图片

背景

2型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容易出现非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因传统和非传统并发症住院的时间轨迹。


方法

纳入了2002年至2018年间香港758,254名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访至2019年。纳入了72种选定疾病的住院治疗和全因死亡病例。根据成对的疾病关联推导出住院的时间轨迹,并使用马尔可夫聚类算法确定轨迹群。


结果

在中位随访7.8年(IQR:4-12)期间,57.6%的人因72种选定疾病中的任何一种住院治疗,22.6%的人死亡。在5,184个定向疾病对中,有95对具有显著的定向关联。最常见的三种疾病对是尿路感染住院与肺炎;缺血性心脏病住院与心力衰竭;缺血性卒中住院与肺炎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在住院轨迹中占主导地位。然而,这些传统并发症之间以及与跨多个系统的各种非传统并发症之间存在复杂关联。以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肺炎和尿路感染为中心疾病,确定了三个不同的轨迹群。


解释

心血管和肾脏疾病与一系列非传统并发症相互作用,影响了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的整体进展模式,突出表明有必要扩大糖尿病照护范围,考虑传统重点以外的并发症。END


题图Attribution:Sandra S.M. Chan and Samara Hussain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推荐阅读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 | 中国互联网在心理健康促进中的演变作用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 | 中国儿童近视和高度近视的流行率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 | 中国肺栓塞患者数量相当庞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更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