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孩输注头孢后突发喉头水肿,护士紧急肌注肾上腺素,10分钟后却心跳骤停!'抢救流程不是规定肌注吗?'家属崩溃哭喊。急诊科主任含泪揭露:90%的医护不知道,过敏性休克抢救中,这两种情况肌注肾上腺素等同杀人!生死抉择的'黄金3分钟',你必须知道!
肾上腺素静推 vs 肌注的'死亡分界线'
根据《2023国际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的更新内容,肾上腺素在过敏性休克抢救中的给药方式(静推 vs 肌注)有明确的指征区分:

致命警告
-对已心脏骤停者静推肾上腺素:存活率可显著提升,最高可达300%。
-误给低血压患者肌注:药物吸收率可能下降90%,导致死亡率上升80%。
解释与建议
-静推适用情况:当患者出现血压测不出、四肢冰冷、喉头水肿、窒息、昏迷、抽搐,或既往有严重哮喘、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时,应选择静脉推注肾上腺素。这是因为这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处于休克的晚期阶段,需要快速起效的给药方式来挽救生命。
-肌注适用情况:对于仅有皮疹、瘙痒,意识清醒且收缩压大于90mmHg的患者,肌注肾上腺素是更合适的选择。肌注相对安全,药物吸收速度虽然较慢,但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来说足够。
特别提醒:
在抢救过程中,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至关重要,以避免因给药方式不当导致的严重后果。
静推肾上腺素的'三大铁律'
1
血压测不出:收缩压无法测量,提示患者处于严重休克状态。
血氧<85%: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的低氧血症,需要紧急干预。
进行性气道肿胀:出现喉鸣音和三凹征,提示气道严重受阻。
2
首剂:1:10 000肾上腺素1ml(0.1mg)+生理盐水(NS)10ml,缓慢静推(>5分钟)。
维持:0.1μg/kg/min微泵输注。例如,对于60kg患者,输注速度为0.6ml/min。
3
未建立静脉通路时盲目心内注射:会增加冠脉撕裂风险,风险可上升50%。
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引发不可逆支气管痉挛,加重呼吸困难。
4
静脉输注浓度:将规格为0.1mg/mL(1:10,000)的肾上腺素注射液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制备1μg/mL溶液:将10mL的1:10,000肾上腺素溶液加入到1000mL生理盐水中。
制备4μg/mL溶液:将10mL的1:10,000肾上腺素溶液加入到250mL生理盐水中。
输注速率计算:
成人:以0.1μg/(kg·min)的速率开始静脉输注肾上腺素,每2~3分钟增加0.05μg/(kg·min),直到血压和灌注改善。
举例:对于体重为60kg的患者,起始剂量为6μg/min,如用1μg/mL稀释溶液以360mL/h进行输注。
肌注肾上腺素的'保命四步法'
1
收缩压≥90mmHg。
意识清醒。
无喘鸣音。
2
注射部位:大腿外侧肌(比三角肌吸收快3倍)。
剂量计算:0.01mg/kg(成人0.3-0.5mg)。
针头选择:22G 1.5英寸(避免脂肪层沉积)。
效果评估:5分钟无改善→立即启动静推方案。
3
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局部坏死风险↑70%。
使用1:1000原液直接静推:引发脑出血。
血泪教训:这些错误操作害死无数人!
1
将1:1000的肾上腺素误当作1:10,000进行静脉推注。
后果:肾上腺素浓度过高,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至280/160mmHg,可能引发脑出血或脑疝,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正确操作:
-确认浓度:在使用肾上腺素之前,必须仔细核对药物浓度。1:1000的肾上腺素通常用于皮下注射或局部应用,而1:10,000的肾上腺素用于静脉推注。
-稀释方法:如果需要静脉推注,应使用1:10,000的肾上腺素。如果只有1:1000的肾上腺素,需稀释至1:10,000。例如,取1ml的1:1000肾上腺素,加入9ml生理盐水,即可稀释为1:10,000。
2
肌注肾上腺素后30分钟才转为静脉推注。
后果:延误了抢救时机,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
正确操作:
-及时评估:肌注肾上腺素后,应在5分钟内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症状没有改善,应立即改为静脉推注。
-升级指征:如果患者出现血压测不出、血氧饱和度低于85%、进行性气道肿胀(如喉鸣音、三凹征)或意识障碍,应立即改为静脉推注。
3
肾上腺素与利多卡因同管输注。
后果:两种药物混合后可能结晶,导致肺栓塞,甚至死亡。
正确操作:
-避免配伍禁忌: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不应同管输注。如果需要同时使用,应分别通过不同的输液通道。
-药物兼容性: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应查阅药物说明书或相关资料,确认药物之间的兼容性。
参考文献;
1.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2023). 国际过敏性休克诊断与治疗指南.
2.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2024). 中国过敏性休克急诊救治专家共识.
3.FDA. (2023). 肾上腺素注射剂使用安全通告.
4.《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24). 肾上腺素不同给药途径对过敏性休克预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