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八月宣告破产重组后,沉寂已久的合成生物先驱Amyris有了新消息。

10月3日,该公司宣布通过生物制药生产准备联盟(BioMaP-C)获得了1230万美元的资金。
令人意外的是,这笔资金来自美国联邦政府,投资内容不再是传统的合成生物项目,而是直指创新药物研发。
倒下的合成生物先驱,能靠着制药东山再起吗?
政府资金 看到了什么?
据悉,这笔资金来自美国战略准备和响应管理局 (ASPR) 的工业基础管理和供应链中心 (IBMSC),目标是推进美国的创新药制造产业发展。
双方将利用Amyris在生物工程、精准发酵、合成化学、工艺制造方面的先进技术,在未来两年内开发多达三种小分子药物。
—— 并且所有这些药物都在 FDA 药物短缺名单上。
根据技术开发进度和其他里程碑,IBMSC和Amyris将共同决定将哪些药物靶点推进到样品生产。
该合作基于Amyris专利的HI-RYS技术和Pharm自动化菌株改造平台。
HI-RYS技术是一种基因组编辑技术,使用定点核酸酶促进多重DNA片段一次性、同时整合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的靶向位点,大大减少工程操作耗时。
第一桶金 青蒿素
如今的Amyris被人们熟知的是生物燃料法尼烯、美妆原料角鲨烷……但在成立之初,Amyris的立身之本是抗疟药物 —— 青蒿素。

200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几位科学家成立了Amyris,并在2024年获得比尔盖茨基金会的资助。
2005年,Amyris研发出了能够产生青蒿酸的酵母菌株,并成功将其商业化,从此一鸣惊人。
2008年,Amyris公司把青蒿素的生产技术授权给了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转向研发、生产及售卖面向其他更广阔市场的“可持续替代品”。
然而结果是,大规模的扩张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消耗了大量的现金流,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恶化。
而财务管理不善、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资金链断裂以及管理层变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让这位合成生物巨头轰然倒塌。
如今和IBMSC的合作,显然还不足以补齐亏空,但也透露出了更聚焦、更精简化的信号。

回首来时路,Amyris目前在医药方面还有青蒿素、CBG(大麻二酚)等分子,其背后的经验与平台,始终是其东山再起的本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