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12月16日,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鑫生活”)向深交所IPO提交注册。

 

首次公开募股,恒鑫生活拟融资金额8.28亿元,保荐机构为华安证券。
尽管恒鑫生活看似默默无闻,但它的客户却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餐饮品牌,包括喜茶、蜜雪冰城、Manner咖啡、Coco、星巴克、麦当劳等,瑞幸咖啡更是其头号客户。
没想到,瑞幸和喜茶背后的可降解生意,撑起了一个IPO。

 

小小吸管,撑起十亿生意

 

恒鑫生活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创始人是一对合肥夫妇——樊砚茹和严德平
夫妻二人以及他们的女儿严书景,三人合计控制的公司表决权股份比例为88.52%。
1997年,樊砚茹和严德平成立了恒鑫生活,最初公司主要从事纸质印刷业务,而后开始引进纸杯生产线,进军餐饮行业。

 

不过最初恒鑫生活的产品主要销往海外,但随着近年来国内对于环保意识和政策的加码,公司的业务迎来了一次爆发。
2008年,国家出台“限塑令”让恒鑫看到了商机,公司开始自主开发定制PLA淋膜生产线,用于生产PLA淋膜纸杯。

 

传统淋膜工艺是通过在纸张表面涂抹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塑料粒子,让纸张能够防油防水,从而成为纸基包装材料。
不过,这些PE、PP塑料涂层难以降解,当产品使用后,通常会给环境带来长期的污染,而PLA淋膜纸杯则成为理想的替代产品。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2年,进一步扩大范围;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不可降解强度下降30%。

 

靠着政策红利,恒鑫生活的业绩大涨,公司的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为81.30%。
目前,恒鑫生活成为瑞幸咖啡、史泰博、亚马逊、喜茶、 星巴克、益禾堂、麦当劳、德克士、蜜雪冰城、Manner咖啡、汉堡王、Coco、古茗、DQ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纸制与塑料餐饮具提供商。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6月,恒鑫生活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7.19亿元、10.88亿元、14.25亿元、7.33亿元。

 

公司净利润也水涨船高,分别来到0.81亿元、1.66亿元、2.21亿元、1.06亿元。
2024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为瑞幸咖啡、喜茶、Biopak Pty、Staples、霸王茶姬等公司,占营业额的40%。
由于纸质与塑料餐饮具的进入门槛不高,恒鑫生活的业务在向高端食品包装产业倾斜。

 

经过多年的发展,恒鑫生活自主研发并掌握了 PLA 等塑料粒子改性技术,包括PLA淋膜纸杯/碗、PLA淋膜纸餐盒, PLA杯/盖、PLA餐盒、PLA刀叉勺、PLA吸管,纸杯套等;以及PE淋膜纸杯/ 碗,PP/PET杯/盖、餐盒,PS杯盖等。
从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可生物降解产品销售收入不断提升,分别为 59.19%、 52.56%、54.04%和 57.63%。
同时,相较于不可降解产品,可生物降解产品的毛利要高出一大截,接近40%,成为公司的重点布局方向。
恒鑫生活本次IPO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年产三万吨的PLA可堆肥生物制品项目,智能化升级改造,以及建设研发技术中心等。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对公司的供应链稳定性影响较大,尤其PLA(聚乳酸)主要以玉米、木薯等可再生的植物为原材料,但难免会出现“与民争食,与畜争食”的情况。

 

因此未来企业的研发重点,是如何改善PLA的原料来源,同时降低聚乳酸的成本,确保供应链的稳定。

 

布局PHA技术

 

产业链上游,2022年恒鑫生活合作了合成生物明星企业微构工场

 

微构工场由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教授团队在2021年2月成立,主要技术是用嗜盐菌生产生物降解材料PHA(聚羟基脂肪酸酯)。
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传统塑料代替品,PHA以其独特的性能和环保特性脱颖而出,也是理想的可降解餐具。
截至目前,微构工厂已完成三轮近7亿元人民币融资。

 

在微构工厂的助力下,恒鑫生活已成功获得了中国首张PHA(聚羟基脂肪酸酯)淋膜纸制产品证书。
该成果获得了德国工业标准协会(DIN)权威背书,标志着该产品在环保和安全性方面达到了国际标准。
图片
2023年10月,恒鑫生活宣布与微构工厂正式推出PHA吸管、淋膜、注塑三大制品类型,并为此签署了千万级的产品合作订单
图片
PHA淋膜纸制产品(部分)

 

这也意味着,公司全新的PHA产品将正式进入市场,开启了全新的产品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