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以“补气血”为名的消费狂潮正孕育出新的市场。
年轻女性的补气血需求,从未像今天这般汹涌。在百度指数中可以看到,20岁~29岁的年轻女性已经成为补气血的主要目标群体。在小红书平台,相关话题有近百亿的浏览,并引发了上千万次的讨论。她们更是用真金白银将这一需求演变成了市场风口。

补气血百度指数,图源百度
在这个过程中,年轻女性的补气血需求早已突破单纯的功能性补给,演变为一种生活仪式:既要即食的便捷高效,也追求汉方药膳的文化附加;既为人工智能科技买单,又热衷打卡线下养生空间。这种需求分层催生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也为各类创新项目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空间。
年轻女性的补气血需求正从单一产品消费向全生态服务延伸。当"补气血"从养生行为升级为生活方式,从个人消费扩展至社会性健康工程,这场由年轻女性群体推动的消费变革已经带动了相关市场的飞速发展。
01
传统药香败给生活美学
停滞的产品形态已经跟不上新世代群体的需求。
当黑褐色药汤被霓虹色的“熬夜回魂酒”取代,当阿胶块在年轻女性手中变成奶茶顶部的琥珀色奶盖,那些躺在药柜深处的补气血中成药,正遭遇年轻世代的无视,它们或许有效,但早已被踢出生活的清单。
年轻女性对补气血的执着从未消退,只是战场从药房转移到了小红书和抖音。她们一边嫌弃着六味地黄丸的苦味,一边把劲酒倒进雪克杯,加入石榴汁和迷迭香调制成“办公室鸡尾酒”,#药酒混搭#话题就有超2亿次的浏览。
她们拒绝吞咽乌鸡白凤丸,却愿意为东阿阿胶的“阿胶速溶粉”买单,只因它能溶解在拿铁里,变成星巴克柜台买不到的“气血特调”。老字号们猛然发现:年轻女性需要的不是单纯“补气血”,而是一种能晒出来的兼顾功能与仪式感的生活方式。
这场需求裂变正在倒逼产业升级。
当当归枸杞装进马卡龙色冻干胶囊盒,当自动贩售机开始联动养生茶饮,传统药企的“黑棕药丸”在新世代消费者的眼中愈发显得格格不入。更让行业警醒的是跨界者的凶猛。
同仁堂的“熬夜水”和“神仙水”通过人参、枸杞等补气血成分,破圈年轻女性群体。;WonderLab推出胶原蛋白肽饮品,让补气血变成喝下午茶般的精致体验,并以“素颜快乐水”的噱头进行宣传。此外,包括片仔癀、白云山、马应龙等老字号药企开始涉足美妆领域。
有投资者认为,这些传统中医药品牌都存在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尽管拳头产品很强势,但利用品牌效应来拓展其他领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美妆领域很契合过去产品的调性。这些产品虽然不再强调“药效”,但却用颜值、场景、情绪价值精准戳中年轻女性的痛点。
从中康科技发布的数据来看,国内补气血市场也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刻。
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间,淘宝天猫京豆抖音平台的补气血养颜市场销售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2024年的销售额约为258.5亿元,同比下降约4%。可从成分来看,以阿胶、黄芪、黄精为代表的相关产品却取得了大幅上涨,其中同比增幅最大的接近50%。

企业需要补齐能力满足目标群体需求
产品迭代的背后不仅仅是功能的升级,更是一场年轻女性生活美学的胜利。新世代族群不再为“治病”妥协生活,而要健康主动钻进她们的咖啡杯、化妆包甚至游戏皮肤。当劲酒混着气泡水登上酒吧酒单,当阿胶膏化身办公室零食,这场属于新消费时代的补气血变革才刚开始。企业面对新用户、新渠道和新打法也需要在传统能力之外补齐短板。
02
情绪价值,传统品牌的年轻化转向
当传统品牌学会用新世代的语言重构产品叙事,老产品也能重新站上风口。
云南白药气血康口服液尽管是补气益血赛道的老字号,可在面对年轻一代消费者时有认知断层和传播困境两大挑战。简单来说,虽然年轻女性也追求“气血充盈的美”,但困在“中老年专属”的刻板印象中的气血康却很难进入她们的视野。同时,传统的宣传渠道又很难触达这一群体。如何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去重构产品价值并被他们所发现和认同,是品牌首要解决的问题。
气血康选择将自己和年轻女性热议的状态密码进行绑定。
围绕小红书平台中用户补气血的需求,筛选出类似气色差、精力差和体质差这样感知较为明显的症状组合,去匹配多个维度的优质达人去产出和产品强关联的场景生活内容,来加强产品印象。
例如通过养生、职场生活、美妆、精致妈妈以及户外等细分赛道达人,将补气血这一相对虚无的概念通过“熬夜垮脸”“带娃乏力”“职场疲态”等生活场景具象化,顺应用户对于由内而外的健康元气“原生美”的追求,利用品牌联动+场景化表达+口碑传播的方式,让传统中成药形象转变成年轻女性独有的状态密码。
2025年伊始,品牌就以“新年不一样就要气血康”话题,通过职场萌新加班无忧、生活分享年味更浓、精致妈妈出街自信、登山户外不惧海拔、时尚护肤活力爆棚等痛点场景,精准触达目标客群。将产品补气血的功能性转换成“气血好美出片”“素养出门的秘密”“班味脸回春的妙招”等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来达成潜移默化的种草效果。
此外,践行超级品牌就是超级符号的营销策略,气血康做了一系列活动。
比如确定#元气鲜人一步,人生就要passion#的宣传主题,并将元气与气血充盈、鲜与鲜三七进行绑定。借助抖音城市生活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链接到更多潜在消费群体,也让源源不断的话题“流量”转变成品牌的“声量”。
线上,通过定制抖音贴纸“passion时刻”,吸引网友使用特效贴纸挑战,激发用户产出内容,不管是带着passion旅游,或是citywalk,这些年轻族群差异化的内容表达,成功实现了话题的二次扩散。

气血康线上线下联动,图源抖音截图
线下,通过和抖音打造“元气潮市集”,设计了“元气觉醒”“元气鲜固”等多个互动环节,以召唤元气互动展开成分营销,增进年轻用户对气血康配方的认知,达成中药材滋补气血唤醒元气的产品心智。并辅以推翻一系列包括疲劳、焦虑等烦恼的游戏环节,助推年轻群体的情绪价值。此外,还联动当地药房进行线上直播,从而打透销售闭环。
通过这一套组合拳可以看到,云南白药气血康在产品年轻化的过程中,没有沉迷于过去养生滋补的传统叙事逻辑中,反而积极打造健康生活的玩法,在这波面向年轻群体的情绪助推中也营造出自身积极、活力的崭新品牌形象,提高了品牌在新一代消费者心中的认同感。
03
场景渗透,从药罐子到潮品库
和年轻人一起放飞自我是很多品牌当下的策略。
当年轻女性在办公室喝着阿胶拿铁、在健身房冲泡即溶阿胶粉、在直播间拼手速抢购李时珍盲盒,东阿阿胶就已经从妈妈药品摇身一变成为养生潮牌。
据米内网的数据,东阿阿胶产品在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超27亿元,是毫无疑问的爆款大单品,可企业却异常坚定地选择了药品与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的战略。
要做到和目标消费群体共振,品牌方需要精准洞察年轻女性群体的需求。东阿阿胶从熬夜、健身、职场以及社交这些年轻群体的核心生活场景切入,推出对应的产品解决方案,比如阿胶咖啡伴侣、运动滋补餐、小包装阿胶膏以及国潮阿胶礼盒等,来满足年轻群体在这些生活场景中的不同需求。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阿胶产品形象的“药味”,东阿阿胶也推出了桃花姬子品牌,以“健康养颜零食”为核心定位,瞄准她们对“补气养生”和“颜值管理”的双重需求,通过产品零食化和便捷化的改变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此外,品牌方也在积极寻找破圈契机,无论是通过与太平洋咖啡推出“咖啡如此多胶”系列跨界联动,传达咖啡+阿胶=养生的理念;还是藉由热剧《庆余年2》植入历朝贡品气血双补的概念。特别是巧妙融入剧中皇家礼品的送礼剧情,让观众得以窥见这个彩蛋,并将#太子给范闲送的贡品是东阿阿胶#话题送上热搜。
通过一系列对场景需求的精准解构来革新产品形态,品牌方达到心智占位的目的。在以东阿阿胶为代表的阿胶企业的努力下,阿胶的百度指数相对过去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人群年龄已经明显下降,目标群体指数TGI已经明显偏向20岁~29岁群体。

阿胶百度指数,图源百度
与此同时,为了加深阿胶这一传统产品的消费属性,品牌方做了大量贴近年轻群体的活动。比如在B站跨年晚会设置“虚拟中医馆”,观众可以通过弹幕互动获取体质诊断报告;联合泡泡玛特推出李时珍IP二次元手办盲盒,让传统中医人物以潮玩形式走进年轻人生活;在抖音平台以“非遗技艺+现代段子”演绎滋补文化,让中医年轻化;以不同节气推出多种赛博朋克风养生礼盒,配合各式晒单重新演绎传统文化。
东阿阿胶这套根据生活场景设计适配产品的打法,是对传统产品在新时代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证明了传统中医文化同样能符合当代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并融入她们的生活场景。
当阿胶粉倒入咖啡、古法工艺遇见AR直播、李时珍变成潮玩手办,传统品牌已经不再是药箱里毫无生气的纸盒,而是占据家中C位展示柜的潮玩酷品。
04
生态共创,走的人多了自然成了路
传统品牌闯出来的路,正迎来众多参与者。
随着年轻女性的需求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市面上补气血类产品越来越丰富,如何能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力便成为产品能否顺利跑出的重要环节。同时,阿里健康发布的《2024特色人群健康消费趋势》显示,年轻人在选择健康消费品时,保健品“蓝帽子”或国药准字等监管标准已经成为他们判断的重要标准。
因此,从这个角度进行切入成为一些企业入局的突破口。
如Minayo瞄准年轻女性气血补充的需求,在2021年推出了国内市场首款富铁软糖。和一些保健食品爱打擦边球不同,Minayo选择用临床研究(注册号ChiCTR2200061345)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并且成功申请到了“蓝帽子认证”。

“持证上岗”成为产品宣传的重要抓手,图源小红书截图
值得关注的是Minayo的打法,由于创始团队来自网易考拉,在多年跨境电商经营过程中对海外同类产品的研发和营销有着深入的洞察。因此将传统液剂转换成可便携食用的软糖剂型,解决保健品“剩半瓶”痛点的同时,将女性补气血需求延伸为便携的、好吃的、中西合璧的富铁软糖。
由于年轻群体已经对铁、补气血成分有了初步的认知,无需过多教育,只需戳中痛点,便能促成消费。同时,品牌在目标用户聚集的小红书平台与消费者积极交流推广,并利用跨境电商的方式引入海外产品进行市场验证。另一方面,Minayo与医美龙头企业爱美客共同成立了联合营养研究与创新中心,并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在研发端持续发力,推出了多个针对女性补气养颜的新品。
之前以心脑血管药品为主的多普泰制药,也通过收购多张袋泡茶药品批文成立茶郎中品牌参与进来。品牌主推非处方药(OTC)八珍袋泡茶,目标直指补气血群体。一方面持续科普OTC袋泡茶相对于食品级袋泡茶的差异性。同时在小红书等内容平台,通过强调OTC药品级茶剂的确定功效进行种草式宣传,此外在药食同源的补气血领域持续抢占用户心智。在电商平台增加“八珍袋泡茶 OTC”等长尾关键词投放,精准承接站外人群。品牌在成立仅1年的时间便实现销售破亿,显示出OTC袋泡茶的深厚市场潜力。
还有康美华大推出的红参黄芪枸杞发酵植物饮品,除了传统“药食同源”中常见的人参、枸杞、黄芪等成分,更大的卖点是依靠华大基因技术的背书,融合古法配方与专利益生菌仿生发酵技术,在保留了传统草本植物精华的同时,通过发酵过程提升了营养的吸收度和口感。瞄准职场女性工作压力大下的疲劳乏力、气血体弱的痛点,进行精准营销。
此外还有仁和药业的阿胶燕窝压片糖果和酸枣仁茯苓百合;同仁堂跨界合作伊利、以及国风制药、固本堂等多家药企都参与其中。
米内网数据显示国内补气血类中成药在实体药店的销售约100亿,但在药店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食品饮料企业可以开发补气血的药食同源产品,药企同样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跨界新的细分赛道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在当前大环境下,大健康行业已经显示出自身的抗周期性,民众对于健康的细分需求中藏着不少潜在机会,等待企业去挖掘。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如果您认同文章中的观点、信息,或想进一步讨论,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