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简称MEMS)正在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革新。
作为利用半导体工艺将传感器、执行器、机械结构与电路集成于一体的微米/纳米级器件,MEMS通过微型化、高精度和集成化优势,为疾病诊断、治疗及健康管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可穿戴监测设备到植入式诊疗工具中。
“非硅基MEMS”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传统硅基工艺因含铝、铜等重金属及生物不相容材料,存在明显局限:硅基元件直接接触人体易引发排异,且其生物毒性工艺无法满足体内治疗要求;同时硅材料在高功率射频环境下信号纯度差,难以承载射频能量。
现代的非硅基MEMS生产技术不但可以达到传统硅基加工的精度,而且可以使用完全生物兼容的材料,突破了传统微纳设计与生产依赖于硅基的门槛。能充分利用有机和柔性材料以及新的加工工艺,提高信号纯度与安全性,最大程度地利用高端电子包装整合生产线的批量和造价优势,使微纳技术在医疗和电子产品上的广泛普及成为可能。
现代非硅基MEMS技术以玻璃、陶瓷、聚合物等材料为核心,兼具三重突破性优势:一是生物相容与柔性适配,采用无毒材料实现人体安全植入,柔性基底可贴合动态组织;二是信号与工艺升级,突破硅基射频瓶颈的高信号纯度,结合新型加工工艺使节点损耗趋零、无磁化干扰;三是量产成本可控,兼容高端电子封装产线,显著降低微纳技术医疗化的普及门槛。
简而言之,在需要长期植入、柔性贴合、高温/高湿/高射频环境或复杂多功能集成的医疗场景中,非硅基 MEMS 凭借“生物友好、机械柔性、工艺自由”三大优势,正成为硅基方案的重要补充乃至替代。
T150集团是一家致力于微机电模块在临床疾控、康复和美容产业上的应用的医疗科技公司,旗下拥有瑞彼加(外科手术领域)、莱璞(家用美容仪领域)两大品牌。基于自主研发的生物兼容微机电技术,构建起针对泌尿外科、美容、肝病学科等各专科应用领域的医疗设备。
创始人张杨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先后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洛杉矶分校完成博士、博士后研究,专业领域包括等离子体技术,微机电设计和加工工艺,以及电子和通讯技术在节能电器和医疗器械上的应用;曾任加州通讯信息技术研究院技术总监,Plug and Play 中国区合伙人;2014年取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主修创业创新。
2015年,张杨归国创立杭州瑞彼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着手射频微机电在临床上的应用的研发。期间,获得徐小平真格基金天使轮投资,后连续获得华盖资本、启赋资本、高瓴创投、幂方健康基金、普华领先等一线专业机构的注资。从A+轮开始,业界称为“大疆教父”的李泽湘教授和全球顶流微电子专家高秉强教授作为导师和股东支持公司发展。[1]
01
非硅基MEMS技术突破传感限制,
微射频赋能精准物理治疗
当前,医用MEMS的应用多集中于传感检测而非直接治疗。T150集团的核心技术突破在于将MEMS技术拓展至物理治疗方向。其创新路径可概括为:以非硅基MEMS作为底层技术平台,通过集成声光、电热、辐射等物理效应,开发出微射频等精准治疗工具,并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及早期膀胱癌干预等领域。
据张杨介绍,在非硅MEMS技术的选择上,公司采用陶瓷等新型基材替代硅片,既保证生物相容,又获得高效能的射频功率电路。再通过高密度微电极排成相控阵,实现点对点的精确能量投递——既要抑制多余热效应,又要把射频能量准确送达靶组织。换言之,在“进入人体做精准治疗”这条赛道上,“非硅基MEMS ”是唯一可行的技术路线。
需要注意的是,“射频”与“微射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不同的技术路径。传统射频治疗采用50~5000W高功率加热组织到90℃以上高温,从而实现组织消融;而微射频作为新兴临床应用技术,通过精准控制射频能量达到指定区域,利用更高功率密度和更低功率损耗(通常小于10W)达到治疗目的,在实现治疗目标的同时避免不可逆组织损伤。
■ 泌尿科产品线-微射频治疗OAB设备:全球唯一获批,填补难治性OAB治疗空白
膀胱过度活动症(简称OAB)是一种常见的下尿路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夜尿增多,有时伴有急迫性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治疗手段有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神经调控和肉毒素注射。[2]中国OAB的总发病率为16.6%,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重症患者超过300万人;美国FDA也曾统计,超过3,300万美国人患有OAB,其中重症患者超过100万人。2024年全球OAB治疗市场达到40亿美元。[3]
OAB患者若药物治疗无效,可供的治疗方法就非常有限,比如昂贵的骶神经调控或是肉毒素注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科学所所长廖利民主任曾表示,微射频治疗OAB是一种微创的方法,是一个创新型产品,应该给予积极支持。微射频治疗的加入为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式,创伤非常小。[4]

Rebeccatech OAB微射频治疗仪
T150 集团旗下瑞彼加自研的智能微射频治疗仪,通过附着在导管表面的射频天线,通过尿道插入膀胱,将位置和强度精准控制的微射频能量传递到膀胱壁下的神经纤维,从而达到钝化神经,降低膀胱灵敏度,降低排尿的频率和急迫感。其具有门诊治疗、无创无痛、操作简单、无创伤、治疗后无副作用、能量不会损伤膀胱的粘膜层和肌肉层的特点,为泌尿外科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尤其是顽固性OAB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手段,填补从药物到手术中间的治疗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于2020年获批,不仅是国内目前唯一获批的微射频治疗OAB设备,也是全球首发的OAB微射频治疗产品。据悉,该产品已作为新技术项目进入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等全国20多家头部三甲医院。
■ 莱璞微射频皮肤治疗仪:中美双认证,多级点阵射频+42℃精准温控,持续激活胶原新生
2025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莱璞微射频美容仪获得NMPA批准,注册证编号为:国械注准20253091137。作为国内首款同时通过NMPA与FDA认证的家用微射频设备,该产品采用纯陶瓷的射频电路板,从一代产品的256个多级点阵射频升级为321个黄金射频点并实现单独相位控制。精密能量矩阵可精准聚焦射频能量至真皮层,激活胶原新生机制,实现淡纹紧致、细腻毛孔的抗衰体验。
黄金电极材质兼具抗氧化性与生物相容性,能有效降低过敏风险。搭载公司自研的AI智能护肤Agent,能自动识别不同肤质与肌肤状态,深度学习自动生成个性化护理方案。搭载42℃安全稳控系统,能将温度始终精准维持在促进胶原新生的黄金窗口:低于40℃能量不足,高于45℃存在热损伤风险。

张杨向动脉网强调:“我们的壁垒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双认证资质体系,依托第一代产品完成的150+例中美多人种临床数据,基于同源技术平台的迭代产品只需证明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优于前代迭代产品,无需重复完整临床试验;二是高密度点阵技术,321点阵微电极阵列通过相控射频技术实现亚毛孔级精度的能量投递。相较于市面主流的数十点阵产品,更精准、均匀、安全。这种技术架构为后续开发细胞级治疗(如单毛孔色素靶向清除)奠定基础。”
02
自建全球化生产供应链,
不依赖代工厂
T150集团坚持微机电临床治疗原研生产,现已构建起端到端的全链路自主研发生产体系,涵盖硬件系统与软件操作平台的核心技术。集团在杭州设立研发中心完成设备原型开发,苏州建设中试产线实现规模化生产,所有产品线包括泌尿科OAB治疗设备、肝病介入导管及莱璞系列美容仪均实现自主制造。集团坚持不采用代工模式,通过垂直整合研发与制造环节,确保对产品质量的全流程把控,始终聚焦自有品牌建设与技术深耕。
集团严格遵循《YY 0033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及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要求,构建了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集团建设了符合GMP标准的十万级洁净生产区域和万级检验区域,并配备了满足法规要求的纯化水系统。从原材料采购、洁净环境控制、灭菌工艺到成品检验,均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整体质量体系体现出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的高度重视,全面保障医疗器械的高质量交付。
张杨表示:“接下来,T150集团将努力开拓大中华区、中东和欧美市场,进一步推动真正的原研、非替代医疗科技。”

* 参考资料:
[1] 《首发:瑞彼加医疗完成千万美元A++轮融资,打造基于微射频技术的多产品技术平台》,动脉网
[2]行研|当活跃的膀胱忍无可忍,创新疗法让患者无需再忍,点石资本 DAS Capital
[3] 《OAB治疗新方式——微射频治疗,已获得国内顶尖尿控专家认可》,Rebeccamed
[4] 《36氪首发 | 探索微机电射频技术的「健康+颜值」领域应用,「瑞彼加」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36氪
[5]《射频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3年1月第44卷第1期;
[6]Comparison of micro-radiofrequency therapy and tolterod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overactive bladder: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Original Research, March 2023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