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磨玻璃结节患者术后,病理报告提示腺癌有少许微乳头成分。这时候患者就是非常紧张。因为以往有研究认为,只要有1%的高危微乳头成分,也有可能导致复发。那么,这些磨玻璃结节中的微乳头成分,到底会不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来自于临床病理学杂志JCP的中国研究,可以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图片

 

基于优化组织结构的评分系统作为肺腺癌切除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2022;75:176-184

 

DOI: 10.1136/jclinpath-2020-207104

 


 

基于组织学结构的优化分级系统(OAGS),用于预测切除后肺腺癌的预后。与IASLC2020肺腺癌病理分级的区别在于,把不良亚型的百分比,从20%,降低到5%作为阈值。

 

  • OAGS分级标准具体为:

    • 1级:以贴壁型、乳头状或腺泡状为主,且高危模式(筛状/实体/微乳头)<5%;

    •  

      2级
      :上述主模式伴高危模式≥5%;
    • 3级:以筛状、实体或微乳头为主。

 

 

主要结论

 

 

从最主要的病理亚型看,贴壁型为主(LEP)预后最好,腺泡型(ACI)和乳头型(PAP)为主其次,筛状/实体/微乳头预后最差。

图片

 

进一步看。训练集中,贴壁型为主的腺癌,即使术后有少量(5%以下)的微乳头/实体/筛状不良成分,术后3年复发概率为0(图C),当然数据较少(仅5例)。而腺泡型/乳头型为主的腺癌,如有5%以下的不良成分,术后3年会有一些复发的概率(约17%)(图D)。这里是所有分期的腺癌,并不只针对IA期的肺结节。显然IA期复发率要低于这个数据。

 

图片

验证集中,在4cm以下(IA-IB)的腺癌,Grade1,即贴壁/腺泡/乳头型为主,且伴不良成分<5%的患者(124例),术后复发率约为18%。

图片
训练集中,在4cm以下(IA-IB)的腺癌,符合不良成分<5%的患者(60例),术后复发率约为极少。
图片
数据集中统计,贴壁型/腺泡型/乳头型为主腺癌,如果有小于5%的不良成分,复发概率非常低!A:复发曲线,B: 生存曲线
图片

 

 

讨论

 

回到题目中的问题,磨玻璃为主的肺结节术后,如果病理有微乳头成分,怎么办?

 

这时候可以看病理,磨玻璃结节,如果术后病理为贴壁型为主的腺癌,且不良亚型只有不到5%,那是基本不用担心的。如果是腺泡型/乳头型为主,如果不良亚型不超过5%,复发率也仅仅会稍微增加。

 

因此,通过本文的结论,可以认为,磨玻璃结节的患者,术后病理如果出现少量的微乳头等不良成分,是比较安全的。不用过于担心,可以正常随访。而所谓微乳头只要1%就会影响预后,可能只针对实性的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