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重性抑郁障碍在接受心理治疗后可能出现症状未见缓解的情况。《柳叶刀-精神病学》(The Lancet Psychiatr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正念认知疗法可能有助于症状缓解。研究发现,正念认知疗法联合常规治疗组的抑郁症状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且具有更高的效用评分和更低的成本。研究结果支持采用正念认知疗法作为重性抑郁障碍心理治疗失效后的治疗手段。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阅原文。


正念认知疗法与常规治疗在NHS谈话疗法高强度心理治疗后未缓解抑郁症中的疗效与成本效益比较:一项基于英国的随机、对照、优效性试验


背景

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在接受心理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的情况很常见,但目前尚无明确的后续治疗方法。在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的“谈话疗法”(Talking Therapies)项目中,约有50%的抑郁症患者在阶梯式照护路径结束后仍未实现症状缓解。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是否可以改善临床结局,以及额外的经济成本是否值得。


方法

本研究在英国的三个地区(德文郡、伦敦和萨塞克斯)开展了一项平行、随机、对照的优效性试验。从20家NHS谈话疗法服务机构中招募了当前患有重性抑郁障碍的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足量(≥12次)的NHS高强度谈话疗法后症状仍未缓解(评估标准为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评分≥10分)。通过远程随机分配(1:1)的方式,参与者被分配至“MBCT联合常规治疗”组或“常规治疗”组,随机分配在英国临床研究合作组织注册的埃克塞特临床试验单位(UK Clinic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registered Exeter Clinical Trials Unit)完成,并采用最小化法平衡以下变量:抑郁严重程度(PHQ-9评分<19 vs ≥19)、基线抗抑郁药使用情况(是 vs 否)和招募地点(德文郡 vs 伦敦 vs 萨塞克斯)。MBCT通过视频会议进行,包括一次个体指导课程和每周八次小组课程。主要临床结局是在随机分组后第34周,使用PHQ-9测量的抑郁症状的变化。成本效益分析基于使用“成人服务使用表”(Adult Service Use Schedule)收集的初级、二级和三级卫生保健和社会保健服务成本,以及由EQ-5D推导的健康效用值计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years, QALYs)。主要结局分析基于意向治疗人群,仅使用观察数据。疾病亲历者专家参与了研究的各个阶段。该试验已前瞻性注册于ISRCTN(ISRCTN17755571)。


结果

2021年4月20日至2023年1月24日期间,研究共招募234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其中166人(71%)性别认知为女性,65人(28%)为男性,1人(<1%)为其他,2人(1%)不愿透露性别。平均年龄为42.5岁(SD 13.9)。其中有201人(86%)为白人。118名参与者被分配至接受MBCT联合常规治疗组,116名参与者被分配至常规治疗组,其中分别有101人和102人完成了末次随访。在随机分配后第34周,MBCT联合常规治疗组的抑郁症状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调整后组间差异为-2.49,95% CI:-3.89至-1.09;p=0.0006;Cohen's d=-0.41,95% CI:-0.67至-0.15)。在研究过程中,MBCT组的效用评分更高,成本更低(调整后的平均成本差异为-245.23英镑,95% CI:-581.92至91.46;p=0.15)。在20,000英镑/QALY的成本效果阈值下,MBCT联合常规治疗组估计有99%的概率具有成本效果。成本和QALYs的Bootstrapped平均差值分析表明,在所有决策者可能愿意为改善QALYs支付的价值范围内,比单独常规治疗,MBCT联合常规治疗有91%的概率成本更低且更有效。研究中未观察到与试验或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也未发现其他明显危害。


解释

研究结果表明,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接受心理阶梯式照护后仍未缓解的情况下,正念认知疗法可带来显著疗效。结合以往药物治疗后未缓解的研究证据,我们的研究结果确立了MBCT这种易于推广的、以小组为基础的干预方法可作为后续的治疗手段。在常规照护环境(如NHS谈话疗法及其他疗法)中对持续患有重性抑郁障碍的患者实施MBCT是必要的。END


Funding: UK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Research Research for Patient Benefit programme.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https://doi.org/10.1016/S2215-0366(25)00105-1


推荐阅读



柳叶刀 | 权衡利弊,SSRI类抗抑郁药物50年来的争议与讨论


柳叶刀-精神病学 | 1/6停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会直接因停药而出现停药症状


柳叶刀-老龄健康 | 社会经济状况、社会活动和孤独感与抑郁的关联


点击阅读原文,查阅论文原文

关注柳叶刀服务号,探索更多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