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公共卫生 | 外食行业中的盐分警示标签有望抑制过高盐分摄入
2025年8月12日
高盐饮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而外食行业的高盐问题缺乏有效干预手段。近日,《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菜单盐分警示标签的效果。研究发现,红色三角形警示标签能显著提高消费者对盐含量的警觉性,并促使消费者更倾向选择低盐餐食。该研究为控制外食行业盐摄入提供了循证依据,可以进一步开展真实世界研究进而验证其长期效果。识别文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阅原文。
背景
高盐摄入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家外食品(out-of-home food)行业(简称外食行业,如餐厅)中许多常见食品的含盐量过高,但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政策却很少。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一种新出现的政策方法,即在包装食品和餐厅菜单上标注高盐警示标签。迄今为止,该政策尚缺乏随机对照试验支持性证据。
这些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一项在线研究和一项在真实世界中进行的试验)均在英国进行。研究1是一项在线研究,参与者(按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分层,以代表英国成年人口)的纳入条件为:现居英国居民、18岁或以上、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曾购买过超市三明治和咸味零食、且每月至少外出就餐或在餐厅订餐(外卖)一次。排除标准包括怀孕、哺乳或有重大饮食限制。参与者被随机分配(1:1:1:1:1)至四种不同的盐分警示标签组之一或对照组(二维码)。被分配到各组的参与者分别完成了三个包装食品场景和三个餐厅点餐场景,所有场景均为线上场景,随后参与者完成了关于标签及其食物选择的问卷调查。主要结局为盐分警示标签的感知信息有效性(perceived message effectiveness)。在研究2中,除了要求参与者每月至少外出就餐一次外,其余纳入条件与研究1一致。排除标准包括严重饮食过敏和素食主义者。与研究1一样,对参与者按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进行了分层。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区组随机化,区组大小约为50人)至带有或不带有盐分警示标签的菜单中,并在真实世界的餐厅中购买和食用午餐。参与者随后填写了调查问卷。主要结局为感知信息有效性和盐分意识。在这两项研究中,感知信息有效性均采用北卡罗来纳大学感知信息有效性量表(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erceived Message Effectiveness Scale)的改编版本进行测量。两项研究的参与者均获得了报酬,且未被告知研究目的。研究2在ClinicalTrials.gov(NCT06458270)注册,并已完成。
结果
在研究1中,共有2549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至四个盐分警示标签组(红色三角形组,n=512;黑色三角形组,n=512;红色八角形组,n=509;黑色八角形组,n=510)或对照组(n=506),数据收集时间为2024年2月20日至2024年4月2日。分析中排除了158名参与者,最终分析样本量为2391(1205名[50%]女性,1181名[49%]男性,5名[<1%]未透露性别)。与对照组相比,所有盐分警示标签组在阻止盐分摄入方面的效果都更显著有效,包装食品情景的平均感知信息有效性差异为1.23(95% CI:1.12-1.34;p<0.0001),菜单情景的平均感知信息有效性差异为1.22(95% CI:1.11-1.33;p<0.0001)。在研究2中,共有465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至高盐食品旁边贴有红色三角形盐分警示标签的菜单组(n=240)或餐厅的标准菜单组(对照组;n=225),数据收集时间为2024年6月5日至2024年9月14日。数据分析时剔除了11名参与者的全部信息,最终分析样本量为454(246名[54%]女性,203名[45%]男性,5名[<1%]未透露性别)。标签菜单的感知信息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菜单,平均差异为1.00(95% CI:0.79-1.18;p<0.0001)。与使用标准菜单的参与者相比,使用标签菜单的参与者在点餐时更有可能考虑餐食的盐分含量(比值比[odds ratio]=19.50,95% CI:8.24-46.16;p<0.0001)。
解释
餐厅菜单上的盐分警示标签是一项非常有望抑制外食行业中过高盐分摄入的政策。需要进一步的真实世界研究,以优化潜在政策以减少实际的盐摄入量。END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Research Oxford Health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re and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https://doi.org/ 10.1016/S2468-2667(25)00143-4
柳叶刀-公共卫生 | 菜单卡路里标签或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 | 糖、含糖饮料和健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
关注柳叶刀服务号,探索更多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