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儿童群体调查多成本高、实施难度大,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多病种优先级判定和宏观策略制定。《柳叶刀-儿童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近日发表浙江大学宋培歌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本研究创新性地使用全球卫生度量学方法,基于单一时点血压偏高率推算儿童高血压患病率的替代策略,首次估测了中国国家级、区域级和省级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优化儿童健康资源配置提供了循证依据。此外,研究所搭建的建模框架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为其他中低收入国家进行儿童高血压流行状况初判、儿童健康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了方法参考,具有重要的全球卫生意义。识别文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阅原文。

 

2020年中国国家级、区域级及省级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一项系统综述和建模研究

 

背景

 

在中国,儿童高血压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准确的患病率估测是儿童高血压防控和管理的基础。然而,由于儿童血压波动大,非同日多时点血压测量是筛查儿童高血压的关键。本研究旨在估测2020年中国国家级、区域级和省级儿童高血压患病率。

 

方法

 

本系统综述和建模研究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筛选发表于1990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20日的相关文献,纳入其中报告了中国儿童人群中血压偏高或高血压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同日单时点测量下血压值大于或等于第95百分位值被定义为儿童血压偏高;而非同日三时点测量下血压值均大于或等于第95百分位值被定义为儿童高血压。首先,本研究基于多水平混合效应meta回归估测了儿童血压偏高患病率,并通过随机效应meta分析计算儿童血压偏高相关因素的合并优势比。其次,运用随机效应meta分析计算儿童血压偏高与高血压的折算率,并据此估算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最后,基于相关因素模型估测了各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本研究在PROSPERO平台预注册(CRD42024537570)。

图片

 

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8,872条记录,最终纳入134篇文献,涵盖22,431,861名儿童。2020年,中国6-18岁儿童的总体高血压患病率为3.11%(95% CI:2.35-4.04),患病儿童约为680万(513-883)。儿童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波动较大,其中6岁患病率为2.25%(1.54-2.75),至14岁达到顶峰为3.84%(2.97-4.94),于18岁降至2.01%(1.36-3.37)。男童患病率总体高于女童,分别为3.34%(2.53-4.35)和2.85%(2.13-3.69)。此外,超重、肥胖、高盐饮食和高血压家族史与较高的儿童血压偏高患病率之间存在关联,且均为高度提示性证据。

解释

 

本研究揭示了中国国家级、区域级和省级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和地区差异。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优化儿童健康资源配置提供了循证依据END

 

团队介绍:本研究由浙江大学宋培歌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宋逸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展。宋培歌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全球卫生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lobal Health -ISoGH)副主席,主要从事全球卫生度量学和妇幼健康研究。宋逸研究员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健康与发展和学校卫生政策研究。周佳丽(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

项目资助: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大学曹光彪高科技发展基金的资助。

 

题图Attribution:Enam Agyeman Lawrencia

中文解读由作者提供,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论文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