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疗哮喘和慢阻肺病,度普利尤单抗到底应该怎么用?
2025年2月16日
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痒疹和哮喘等疾病的药物。2024年9月,该药物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用于治疗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升高且控制不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成人患者。那么,度普利尤单抗究竟是什么药物?它在呼吸科的应用有哪些特点?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度普利尤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IL-4Ra亚基,从而抑制IL-4和IL-13的信号转导,阻断由这两种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因此,它适用于多种与2型炎症通路相关的疾病,如特应性皮炎和哮喘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NMPA对度普利尤单抗的适应症批准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度普利尤单抗在国内的适应症不能直接照搬FDA的批准文件。若需在国内扩展适应症,原研厂家需在国内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向NMPA提交补充申请。根据药智网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20日,度普利尤单抗已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完成了针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Ⅲ期临床试验。此外,虽然FDA已批准其用于治疗≥1岁的嗜酸性食管炎(EoE)患者,但在国内尚未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因此,度普利尤单抗在美国和中国市场的适应症存在差异,临床使用时需特别注意。度普利尤单抗凭借其强大的抗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哮喘和慢阻肺病的治疗。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3.6%,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2型哮喘是一类以气道2型炎症为特征的哮喘,其炎症主要由2型辅助性T细胞(Th2)和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L-4、IL-13、IL-5等)介导,通常表现为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升高或EOS升高,可能伴有特应性。度普利尤单抗通过阻断IL-4等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通路,能够有效减少EOS数量,对2型哮喘具有显著疗效。根据2024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2024)的建议,对于EOS升高的中重度哮喘患者,以及接受高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慢阻肺病是一种以气道和肺实质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多种临床表型,其病理机制涉及免疫细胞激活等过程。研究表明,近40%的慢阻肺病急性加重与EOS参与的炎症反应有关。基于最新研究证据,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 2025)将生物制剂纳入了慢阻肺病的治疗策略。对于血EOS≥300/μL的慢阻肺病患者,使用度普利尤单抗可使急性加重率降低30%。由于儿童慢阻肺病病例极为罕见,绝大多数患者为成年人,因此度普利尤单抗对儿童慢阻肺病的疗效尚不明确。对于血EOS≥300/μL的稳定期慢阻肺病患者,或既往有中重度急性加重病史的成人患者,推荐皮下注射度普利尤单抗(300mg,每两周一次)。度普利尤单抗需通过皮下注射给药,注射部位可选择大腿、腹部(避开肚脐周围5cm区域)或上臂(由他人注射时)。建议每次注射时轮换部位。 - 每两周一次(q2w)方案:若错过一次给药,可在计划日期后7天内补注,之后恢复原计划;若超过7天未补注,则等待至下一个计划时间点给药。 - 每四周一次(q4w)方案:若错过一次给药,可在计划日期后7天内补注,之后恢复原计划;若超过7天未补注,补注后需重新建立新的给药计划。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度普利尤单抗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及其在呼吸科的应用特点。希望本文能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