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中国过敏人群已超2.5亿,用户需求正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管理。”


北京第一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一生物集团)CTO秦垚博士指出,当前我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国际指南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强调四位一体,包括患者教育、环境控制、药物对症、免疫治疗(脱敏)。但实践中,临床更侧重药物对症与免疫治疗,对患者教育和环境控制的重视不足;同时,现有治疗方案以药物为主,手段单一,患者健康教育严重缺位,这是临床面临的核心挑战。


另一方面,过敏专科医疗资源匮乏,全国超90%的医院未设专门的过敏科或变态反应科,过敏诊断高度依赖医生经验,误判风险高。


作为在过敏领域深耕近70年的企业,第一生物集团已构建起“诊断试剂+脱敏药物+连锁专科(君诊医疗)”的全链条能力。此次,第一生物集团联合君诊医疗、六博智能(过敏大数据与AI算法研发先锋) 和多位三甲医院变态反应科专家合作,推出了AI过敏智能体“兔小敏”,聚焦“预防-诊断-干预-康复”过敏全周期管理,旨在打造过敏人群首选的智能管理平台,提供个性化精准解决方案。


123.png

AI过敏智能体“兔小敏”,长按识别体验



01

医生的临床经验+大数据算法+权威指南,模拟过敏专科医生思维链,让优质过敏诊疗触手可及



兔小敏致力于成为过敏及泛过敏人群的首选智能管理平台。其定位为AI过敏智能体医生助手,旨在提供覆盖“预防→症状记录→过敏筛查→个性化建议→干预→效果跟踪→持续管理”全周期的智能化闭环服务。通过深度模拟专科医生临床逻辑,为用户提供从症状自测、病因分析到诊疗方案推荐的个性化服务。


在预防阶段,兔小敏会科普常见过敏诱因,提供预防指导;在过敏发作期,兔小敏会根据用户输入的症状分层分析,输出专业建议与精准就诊指引;过敏管理期,可长期跟踪症状动态,根据反馈动态调整干预方案,实现持续管理。


555.jpg


有用户输入:"宝宝吃鸡蛋后嘴边起小疙瘩",兔小敏不仅提示 "鸡蛋蛋白过敏",还关联到"可能与大豆、坚果存在交叉反应",给出辅食替换清单。


针对过敏症状相似易误判的痛点,兔小敏通过医疗级智能算法显著降低误诊率。


● 首先,其算法训练基于近3–5年国内外变态反应共识、指南及百万级权威文献,并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顶级三甲医院专家全程指导与审核,确保评估的医学性、科学性与权威性;


● 其次,兔小敏会深度模拟过敏专科医生的临床推理过程,突破表面症状分析。例如判断打喷嚏、流鼻涕是否为过敏时,会综合阵发性特征(如连续咳嗽>3次)、伴随体征(鼻部瘙痒、揉捏动作、过敏性黑眼圈等),与感冒等常见病精准区分。 


● 在引导用户识别出呼吸困难等危险特征后,立即触发急救提示或紧急转诊建议,有效规避救治延误风险。


“DeepSeek、GPT等通用大模型像‘万事通’,其训练数据源于互联网公网表层信息,覆盖面广却浅尝辄止;兔小敏则聚焦‘过敏’这一垂直场景,做深做专。”秦垚博士指出,“兔小敏”不依赖泛互联网数据,其专业能力构筑于坚实的医学证据链之上——合顶尖专家合作资源、百万级权威医学文献库以及国内外近三五年过敏/变态反应专科的核心指南与共识文献,其专业深度、可信度远超通用模型。


并且,兔小敏采用自主研发的MedChain动态感知引擎作为核心架构。该技术突破传统信息检索模式,通过深度模拟专科医生临床诊断思维路径,实现上下文感知的动态推理,注重分析阵发性症状特征、伴随体征等医学推理过程,而非简单调用表层数据。其创新之处在于建立物理世界与医学知识的映射模型,使AI输出兼具专业深度与临床实用性,真正成为变态反应领域的"数字专家"。


更关键的是,“兔小敏”依托第一生物集团线下门诊、合作医疗资源及药品服务体系,构建了“诊-疗-药-管”全流程闭环生态,这一从专业纵深到商业落地的完整能力,是通用大模型及其他同类产品无法复制的核心壁垒。



02

补全过敏版图,打造智能过敏综合管理生态系统



在推出兔小敏前,第一生物集团已在过敏领域构建了扎实的业务基础,拥有过敏性鼻炎检测、脾氨肽口服溶液(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干细胞注射液(适应症为治疗特异性皮炎及重症过敏性鼻炎)、君诊医疗(过敏专科连锁机构)。


6dd13ba128d83dd64969d71c1112c27f.png
6898044d72d1deea0058fb177a8333d2.jpg


此次"兔小敏"的上线,实现了集团业务版图的关键补全,并将与集团既有业务的深度协同,成功打通"诊-疗-药-管"全周期服务闭环,推动过敏管理从“单一治疗”向“全周期服务”升级。


作为生态闭环的核心载体,兔小敏AI智能体通过免费小程序构建服务入口,通过症状自测、专项筛查(如儿童腺样体过敏检测)等服务有效吸引并沉淀潜在过敏用户群体。依托MedChain动态感知引擎模拟专科医生诊断逻辑,提供专业评估建议。基于AI评估结果,智能推荐权威医疗机构及标准化检测项目,并联动君诊医疗连锁诊所提供线下诊疗支持,用户可在线完成检测预约、药物购买及复诊服务,系统自动记录诊疗数据形成健康档案。这种“智能推荐+在线履约+健康管理”的模式,既提升用户体验粘性,又通过数据沉淀持续优化服务精准度,从而形成"前端引流-终端服务-后端转化"的闭环商业模式。


值得强调的是,在终端医疗机构推荐环节,兔小敏的算法设计严格遵循中立性原则,既涵盖自有医疗服务资源,更优先推荐经临床验证、患者口碑认可的头部机构。通过多维度数据,如学科排名、科研实力、患者评价等建模,确保推荐结果兼具专业性与用户信任度。


关于商业化路径,第一生物集团制定了清晰的"三步走"战略:初期聚焦C端,以免费服务为核心,通过症状自测、诊疗建议等精准解决过敏人群需求,积累用户基础并建立专业口碑,完成工具化功能布局;中期围绕B端拓展,基于用户规模延伸企业端合作,例如与保险机构合作,提供过敏风险评估模型及健康管理服务,助力保险产品精准设计;又如与药企合作,输出患者洞察数据及新药研发所需的临床反馈;终打造智能过敏综合管理生态系统,实现从单一工具到全平台的进化,通过整合C端服务、B端合作及自有资源,创造数据服务、定制化解决方案等多元化商业价值。


在技术延伸层面,集团计划与硬件设备及传感器厂商开展深度合作,向物联网及可穿戴设备领域拓展,通过接入实时环境数据与用户生理指标,进一步提升诊断精准度与服务个性化水平,最终构建过敏管理领域的全维度智能生态。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