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痹强骨方通过抑制ITSN1-2长链非编码RNA来促进RIP2 K48泛素化,从而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活化
2025年9月10日
背景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炎症、骨侵蚀和软组织破坏。尽管目前已有多种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用于临床,仍有相当比例患者难以获得长期缓解,且治疗成本和副作用限制其应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激活是RA局部病理损害的关键,FLS持续增殖并迁移至软骨和骨组织,分泌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并促进炎症因子释放,直接导致滑膜炎症和骨质破坏。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被证实在多种免疫炎症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其中lncRNA ITSN1-2在RA患者血液及滑膜中异常升高,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lncRNA ITSN1-2通过调控NOD2/RIP2信号通路促进FLS的增殖和抗凋亡,加剧炎症反应,提示该lncRNA可能作为RA的潜在治疗靶点。传统中医药在RA临床管理中具有独特优势,蠲痹强骨方(JBQG)为中医大师施琪开发的经典方剂,由补肾强骨、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多味中药组成。既往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JBQG能显著降低RA患者炎症指标(CRP、ESR)及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同时通过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侵袭性与骨破坏信号通路(如FGFR1),减缓病程进展。然而,JBQG调控RA发病分子通路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特别是在lncRNA介导的调控网中的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近日,发表于Chinese Medicine的一项研究系统阐明了蠲痹强骨方(JBQG)对风湿性关节炎(RA)病理过程中关键非编码RNA介导的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该研究通过临床患者关节滑膜组织的分析,结合细胞实验及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动物模型,揭示了JBQG抑制lncRNA ITSN1-2表达,促进RIP2蛋白K48泛素化降解,从而阻断NOD2/RIP2信号通路活化,减轻RA炎症和骨破坏的分子机制。该研究首次系统整合了传统中药复方组分的血浆吸收代谢产物鉴定和靶点网络分析,进一步明确了JBQG的抗关节炎作用靶点,具有临床转化和药物开发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基于人类RA滑膜组织和动物模型,结合高通量成分分析、网络药理学方法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JBQG对lncRNA ITSN1-2/NOD2/RIP2信号轴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转化和个体化精准治疗策略的发展。1 lncRNA ITSN1-2在RA滑膜组织中显著上调,与疾病活动度及关节骨破坏密切相关研究团队采集了24例RA患者与20例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实时PCR检测lncRNA ITSN1-2、NOD2及PELI3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此外,lncRNA ITSN1-2表达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血清CRP及ESR均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7,p<0.001)。更重要的是,ITSN1-2表达与X光评分系统修订版mSS(包括骨侵蚀评分ES及关节间隙狭窄JSN)呈正相关,提示lncRNA ITSN1-2不仅参与炎症过程,还与骨破坏程度密切相关(图1)。图2 lncRNA ITSN1-2在RA滑膜中表达升高及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通过UHPLC-Q-Orbitrap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JBQG药物血浆含量,鉴定出44种被吸收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19种生物碱、12种类黄酮及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这些化合物的作用目标,发现与RA相关的靶点共有99个,其中显著富集于IL-17、TNF、NOD样受体等炎症及骨重塑关键通路,提示JBQG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干预RA(图2)。3 JBQG抑制FLS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并调节lncRNA ITSN1-2/PELI3通路体外细胞实验显示,JBQG含药血清对激活的原代RA患者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及MH7A细胞系具有显著抑制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特征。同时,JBQG能明显降低FLS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Transwell实验,P<0.01)。在促炎刺激(TNF-α与IL-17A)下,FLS细胞中lncRNA ITSN1-2及NOD2 mRNA明显升高,PELI3表达下调,伴随MMP1/3分泌增多。JBQG处理显著逆转以上变化,下调ITSN1-2及NOD2,升高PELI3,同时抑制MMP1/3分泌,提示复方通过调控该信号轴实现抗炎和抗骨破坏功能(图3)。4 lncRNA ITSN1-2通过竞争吸附miR-6823-3p调控PELI3表达,形成ceRNA调控网络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lncRNA ITSN1-2和PELI3共同靶向miR-223-3p、miR-532-3p及miR-6823-3p。细胞转染实验证实,过表达ITSN1-2显著下调miR-223-3p和miR-6823-3p,反义沉默ITSN1-2则相反。JBQG处理模拟ITSN1-2敲低效应,升高miR-6823-3p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miR-6823-3p直接结合ITSN1-2和PELI3的特定位点,FISH示踪显示两者主要在细胞质共定位。说明ITSN1-2通过吸附miR-6823-3p缓释PELI3,构成负反馈调控NOD2/RIP2通路的ceRNA网络(图4)。5 JBQG通过促进RIP2蛋白K48型泛素化,抑制NOD2/RIP2/NF-κB信号激活Western blot及共免疫沉淀(Co-IP)分析显示,在ITSN1-2过表达细胞中RIP2蛋白总量及K48链泛素化均降低,JBQG可部分恢复RIP2泛素化。特别地,JBQG选择性促进RIP2的K48型泛素化而非K63型,促使RIP2降解,抑制其信号通路活化。下游炎症信号检测表明,JBQG降低蛋白p-IKBα、NF-κB p65及MMP3的表达,显著抑制FLS细胞的侵袭性,进一步说明JBQG通过调节泛素化途径干预RA炎症及骨破坏过程(图5)。6 ITSN1-2过表达加重小鼠CIA模型关节炎,JBQG缓解关节炎症与软骨破坏在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中,关节内注射ITSN1-2过表达腺病毒动物组,表现出关节肿胀加重、炎症细胞浸润增加及软骨破坏显著;而经过4周口服JBQG治疗,关节红肿明显缓解,滑膜炎症减轻,软骨组织保护显著升高,血清TNF-α、IL-6及IL-17水平降低,显示JBQG的良好治疗效果(图6)。本研究系统解析了传统中药复方JBQG在调控RA关键分子信号通路中的分子机制,将中医药疗效与lncRNA介导的ceRNA调控网络有效结合,创新发现:- 通过下调lncRNA ITSN1-2表达,JBQG打破了其对miR-6823-3p的“海绵”效应,释放miRNA负调控作用,从而恢复PELI3的表达,增强RIP2蛋白的K48泛素化,促进其降解,抑制NOD2/RIP2信号转导及下游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缓解滑膜炎及骨关节破坏。
- 研究揭示了lncRNA ITSN1-2作为炎症与骨破坏核心调控分子在RA进展中的作用,提供其作为RA活动度及骨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价值。
- 为中医药复方的现代分子机理研究提供范例,基于高分辨质谱鉴定组分及多靶点网络分析,有助于推动传统中药向精确分子靶向治疗的转化。
- 研究结果提示,针对lncRNA-介导的ceRNA网络,联合中药复方与现代生物制剂(如NOD2/RIP2小分子抑制剂)组合治疗,可能实现协同增效,克服当前单靶点药物疗效有限的难题。
尽管揭示了重要机制,研究也提示未来亟需解决下述问题:ITSN1-2对骨代谢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直接调控作用尚不明确;ITSN1-2在FLS不同亚群中差异表达及功能尚需利用单细胞测序进一步解析;此外,JBQG治疗RA的长期安全性和临床生物标志物验证亦需开展更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老中医(微信号:wxid_rszr95aw79ie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