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少年输液时葡萄糖酸钙被护士快速静推,1分钟后突然倒地心脏骤停!‘补钙也能要命?’家属跪地哭喊。急诊科主任连夜发文痛批:这4类患者禁用钙剂,90%的医护都踩过坑!这份‘死亡禁忌清单’,必须刻进每个医生的DNA!

 

 

静推速度‘生死线’:

超5ml/min=心脏停搏!

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24》的最新规定,某些药物的静脉推注速度存在严格的“生死线”,超速推注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骤停等致命后果。

 

图片

 

1

QT间期缩短与室颤

 

QT间期是心电图上从Q波到T波的时间段,代表心室肌的除极和复极时间。QT间期缩短可能提示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常与心律失常相关。

 

当推注速度超过5ml/min时,药物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QT间期进一步缩短,进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颤是一种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心脏骤停。

 

2

血钙峰值与呼吸骤停

 

血钙水平过高(≥3.0mmol/L)可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影响呼吸肌功能,进而引发呼吸骤停。

 

在静脉推注某些钙剂时,若速度过快,血钙迅速升高,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危险阈值,危及生命。

 

3

配伍禁忌与组织坏死

 

某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如与地塞米松同瓶使用时,可能形成结晶,导致栓塞。栓塞可阻塞血管,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保命公式

图片

为了确保安全,推注时间应严格遵循以下公式计算:推注时间(min)= 药物总量(ml)÷ 5

 

示例:10%葡萄糖酸钙10ml → 至少推注2分钟!

 

注意!4类绝对禁用人群

1

高钙血症(血钙>2.75mmol/L)

 

风险:补钙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92%。

 

替代方案:使用生理盐水+呋塞米强化排泄,以降低血钙水平。

 

2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风险:钙剂会加重心脏传导阻滞,使死亡率增加300%。

 

解毒首选:地高辛抗体Fab片段。

 

3

严重肾功能不全(eGFR<30)

 

风险:钙磷乘积>4.4时,转移性钙化风险增加80%。

 

替代方案:必须改用碳酸镧降磷。

 

4

心室颤动抢救中

 

风险:钙剂会增加心肌细胞兴奋性,导致室颤难以转复。

 

替代方案:禁用钙剂,优先进行电除颤+胺碘酮。

 

保命替代方案:这3种情况无需用钙剂!

在临床实践中,某些情况下传统上可能会使用钙剂,但最新的指南和研究显示,这些情况下使用钙剂可能存在风险,而有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方案。

 

 

1

低钙手足抽搐

 

传统错误:静推葡萄糖酸钙
 

科学方案:口服骨化三醇+碳酸钙
 

获益:血钙稳定↑50%

 

详细解读:低钙血症引起的症状如手足抽搐,传统上常通过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来快速纠正。然而,这种快速补钙方式可能导致血钙水平急剧升高,增加心律失常等风险。而口服骨化三醇(一种活性维生素D)和碳酸钙可以更稳定地提高血钙水平,避免血钙的剧烈波动,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输血相关枸橼酸中毒

 

传统错误:常规补钙
 

科学方案:减慢输血速度+加温
 

获益:中毒发生率↓90%

 

详细解读:在大量输血过程中,枸橼酸中毒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传统上可能会通过补钙来对抗枸橼酸的抗凝作用,但这种方法可能掩盖了潜在的凝血功能障碍。通过减慢输血速度和对血液进行适当加温,可以有效减少枸橼酸中毒的发生率。这种方法不仅安全,还能显著降低中毒风险,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3

高钾血症

 

传统错误:钙剂拮抗
 

科学方案:胰岛素+葡萄糖静滴
 

获益:降钾速度↑3倍

 

详细解读:高钾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传统上可能会使用钙剂来拮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然而,钙剂的使用可能只是暂时缓解症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而通过静脉滴注胰岛素和葡萄糖,可以更有效地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快速降低血钾水平。这种方法不仅降钾速度快,还能减少钙剂使用带来的潜在风险。

 

抢救“黄金三步法”:误推钙剂后的生死时速

在临床实践中,误推钙剂可能导致严重的高钙血症,进而引发心律失常、呼吸骤停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生误推钙剂,必须迅速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

 

1

0-5分钟:紧急初步处理

 

  • 立即停止输注

立即停止钙剂的输注,防止进一步的钙剂进入体内。

 

  • 建立心电监护

立即建立心电监护,密切监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 竞争性拮抗

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锌10ml,利用锌离子与钙离子的竞争性拮抗作用,减轻钙剂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2

5-30分钟:强化排泄与准备

 

  • 呋塞米40mg静推+生理盐水扩容

静脉推注呋塞米40mg,同时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进行扩容。呋塞米是一种强效利尿剂,可以促进钙离子的排泄,减少体内钙的蓄积;生理盐水扩容有助于增加尿量,进一步促进钙的排泄。

 

  • 血液透析准备

当血钙水平超过3.5mmol/L时,必须立即准备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可以直接清除血液中的钙离子,迅速降低血钙水平,是处理严重高钙血症的有效手段。

 

3

1-24小时:持续监测与降钙治疗

 

  • 每2小时监测血钙/磷/镁

每2小时监测一次血钙、血磷和血镁水平,及时了解电解质的变化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 双膦酸盐类降血钙

静脉滴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帕米膦酸钠60mg。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抑制骨吸收,减少骨钙释放,从而降低血钙水平。帕米膦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具有较好的降钙效果。

 

 

图片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2.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2024). 电解质紊乱急诊处理专家共识.

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24). 钙剂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风险.

4.Global Initiative for Metabolic Bone Diseases. (2023). 低钙血症管理国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