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近日,合成生物上市龙头华恒生物宣布与全球化工巨头赢创(Evonik)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生物基氨基酸产品,推动动物营养健康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签约同日另一家上市酶制剂龙头蔚蓝生物发布公告称,与赢创签署了《和解协议》,拟对合资公司及其青岛分公司启动解散与清算程序。


本次解散的公司是于2023年成立的中外合资公司赢创蔚蓝,主营产品饲料用益生菌,该公司注册资本达3750万元,赢创占比55%,后续双方将签署新的贴牌加工协议

在2024年报中可以看到,赢创蔚蓝的年营业收入仅为3292.73万元,净亏损达648.46万元,符合报告中“结合合资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及双方未来的业务规划”的决策理由。

 动物营养 赢创中国的三级跳

赢创与中国生物制造企业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


当时赢创与生物发酵龙头阜丰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授权对方使用赢创技术代工生产L-苏氨酸(ThreAMINO)。


作为扩展中国市场的重要一步,这也是该企业首次以合作生产的方式实现在全球范围内供应该产品。


这是一种为L-苏氨酸,作为动物自身无法合成的必需氨基酸,须通过饲料添加给动物,添加适量的该产品能够提高动物采食量、体增重以及饲料的营养水平。


随后就到了2023年,与蔚蓝生物成立的合资公司"赢创蔚蓝",主营动物肠道健康产品(益生菌、配方产品),推出过多款益生菌制剂与功能型饲料添加剂。


刚刚官宣的与华恒生物的最新合作,同样聚焦在动物营养领域。


合作通告中提到赢创动物营养业务线负责人提到:华恒拥有高效的规模化生物发酵产能以及技术优势。


图片


从官网数据也能看到,华恒生物在动物营养领域目前拥有氨基酸、维生素、酸化剂、玉米副产品等多种产品组合,涉及到猪、家禽、水产养殖等领域。


中外生物制造 开始双向奔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生物制造产业合作,正逐渐进入一个双向奔赴的时代。


单从赢创来看,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合作的主轴,而且无论是和蔚蓝生物终止合资模式转向贴牌生产,还是和华恒签订的选择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MOU)而非直接签订正式合同。


可以看到涉及生物技术产业化这种长周期、高不确定性领域,双方的合作正在越发成熟化,开始更倾向于分阶段去验证技术的可行性。


种合作模式其实更接近于平台型企业(如Ginkgo)授权技术平台或菌株设计能力,以技术为主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了股权合作与深度技术联盟的可能性。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化工巨头巴斯夫,该公司已与恩和生物、华恒生物、英格生物等多家中国合成生物企业达成过合作或进行投资。


图片


巴斯夫迄今在大中华区投资超过100亿欧元,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约140亿欧元,来自中国的技术和产业优势,正在逐渐与这样的国际化工龙头实现合作共赢。


除此之外,莱茵生物与香料龙头帝斯曼-芬美意的合作也是一个正面案例,中国企业利用巨头广泛的市场和渠道资源,将其产品从本土推向全球,而海外龙头也更好的实现在中国本地化的生产和布局。


易凯资本也在报告中提到:预计2025 年,中外合资、交叉投资将越来越常见,中国企业提供工艺包,海外品牌做应用等跨境联合开发有望成为新的趋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