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TCM)基于理论上的综合征分类和治疗体系,特别注重“疾病的预防性治疗”,强调整体观念,通过调节慢性疾病的全身状况,在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前阶段展现出显著的效能。脾瘅降糖方(PDJT)是依据《内经》中“脾瘅”理论构建的,能够清除病理产物的累积,消除“热源”,预防对肝脏和胰岛等器官的损害,在临床应用中广泛用于治疗IGT。尽管如此,其生物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亟需深入研究。
日前,一篇名为“4D-DIA-based prote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Pidanjiangtang granules in IGT rat model”的文章深入探讨了PDJT颗粒对IGT的干预机制。

图1 论文首页
PDJT可改善IGT大鼠的糖代谢

图2 IGT大鼠在第0、21和42天的葡萄糖代谢和胰岛功能
PDJT可影响IGT大鼠胰岛功能
为评估大鼠胰岛功能,研究于给药第0、21及42天对血清胰岛素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药物干预前,IGT组的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21天治疗,所有治疗组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均得到恢复。至第42天,PDJT-H组的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IGT组,并几乎达到对照组水平。与此同时,其他治疗组的胰岛素水平亦逐渐恢复,但统计学上未见显著差异(图2M-O)。
HOMA-β指数被用于直观反映胰岛功能的差异(图2P-R),该指数越高,表明功能越强。在药物干预前,除PDJT-M组外,各组的HOMA-β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IGT大鼠的β细胞功能受损明显。经过42天的药物干预,PDJT-H、PDJT-L和MET组的β细胞功能显著恢复。
PDJT可以调节IGT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
相较于对照组,IGT组的胆固醇(CHO)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上升,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则显著下降。进一步观察发现,IGT组肝脏病理学表现为肝细胞显著退化、细胞排列紊乱、肝细胞空泡化、肝窦扩张、脂滴积聚以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这些变化均指向肝脏脂质代谢功能的严重损害。这表明,在通过高脂饮食与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构建的IGT大鼠模型中,脂质代谢出现了异常(图2),而PDJT能够对这些变化产生影响。
PDJT调节血清脂蛋白浓度

图3 PDJT可以调节IGT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
PDJT可以减少肝脂肪变性
PDJT通过JAK2/STAT1/IκB-ζ通路降低IGT大鼠的炎症反应
此外,研究推论STAT1的激活导致了靶基因NFκBiz的转录水平变化,并干扰了IKBζ对NFκB的调控作用,进而引发了NFκB水平的上升。鉴于NFκB相关信号通路在集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过度表达可能会诱发异常的炎症反应。因此,研究进一步利用ELISA技术检测了大鼠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的含量,以验证其科学推断的准确性。
对六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包括IFNγ、TNFα和IL6)的检测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IGT组大鼠血清中的IFNγ、TNFα和IL6水平显著提高,这表明IGT大鼠经历了异常的炎症反应活跃状态。此外,与IGT组相比,所有接受治疗的组别均显示出这些炎症因子水平的显著降低(图4)。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这些研究揭示了PDJT和MET在42天治疗期内能够调节异常的炎症反应。

图4 PDJT对IGT大鼠JAK2/STAT1/IκB-ζ通路的抑制作用
Xie Y, Fan Y, Liu X, Li Z, Liu S. 4D-DIA-based prote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Pidanjiangtang granules in IGT rat model. J Ethnopharmacol. 2025 Feb 10;338(Pt 1):119012. doi: 10.1016/j.jep.2024.11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