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医药市场仍然没能从寒冬中走出,仿制药利润下滑,原料药也面临着海外订单转移的压力。业绩压力下,静静地等待行业升温似乎已经是一种奢望。合成生物技术浪潮下,为企业们提供了转型的“救命稻草”。于是,药企们纷纷布局合成生物产能,卷技术、投资生产基地,成立合资企业.....而无论是人才梯队建设,产线布局和迁移,美妆和食品健康都成为药企们的首选赛道。普洛药业成立于1989年,是横店集团成员企业,主要从事原料药(API),创新药研发生产服务(CDMO),药品业务(DP)。
不过近年来医药产业遇冷,原料药海外订单转移等问题,洛普药业也开始寻找附加值更高的业务。
11月6日,普洛药业宣布成立医美及化妆品原料事业部(Aesthetic & Care Ingredients BU)。普洛药业方面称,公司将以合成生物学、化学合成、多肽等技术研发平台为支撑,持续发力医美及化妆品产业链上游,不断丰富旗下产品矩阵,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普洛药业已经和合成生物公司百葵锐生物达成合作,共同推动合成生物学再生物医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应用。
四环医药成立于2001年,其仿制药产品已经覆盖肿瘤、代谢、亢感染、心脑血管等多个领域。不过随着仿制药利润的下降,四环医药开始代理海外医美产品。
2022年,四环医药和蓝晶微生物共同成立了晶颜生物,致力于医学材料PHA(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发。
目前,晶颜生物自主研发的首款产品-新型填充用PHA微球专利产品即将进入临床阶段,其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使其更安全,在降解的同时营养周围组织再生。
作为科伦集团旗下的川宁生物,公司的主要业务一直是抗生素中间体,在国内属于头部企业,除开抗生素中间体外,川宁生物正在大力发展医美原料。
2022年,川宁生物耗资2亿元成立了上海研究院,目标是研发保健品原料、高端化妆品原料等产品。
据悉,目前,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肌醇已进入生产阶段;角鲨烷、角鲨烯、依克多因已完成中试;植物鞘胺醇小试已完成,已进入中试阶段。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哈药的七大生产厂之一。
公司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具有生物概念的医疗器械产品和日用化妆品开发为短期目标,目前正在建立生物合成技术平台,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重组蛋白类原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生物仿制药等。
华东医药是著名的仿制药企,如今正在撕标签,努力探索合成生物等新业务。
2021年,宣布与安琪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湖北美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意在共同发展合成生物学,推进营养健康食品原料和个人护理功能原料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2年5月,华东医药投资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珲益生物。通过对酵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高效工程菌株的基因构建与改造,珲益实现生物技术在制药工程、精细化工、新型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022年7月,其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浙江工业大学共同组建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将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聚焦营养与医药化学品、医美生物、生物材料及健康代糖品四大领域。
2022年8月,华东医药以近4亿元收购了核苷原料公司“华仁科技”,扩大工业微生物版图。
收购华仁科技完成后,公司在合成生物技术、酶催化、化学合成修饰和分离纯化等领域已形成核苷板块所必需的完整技术布局。富祥药业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是抗感染原料药,核心产品包括舒巴坦系列、他唑巴坦系列等β-内酰 胺酶抑制剂原料药等。
近年来,富祥药业开始布局新能源电解液和合成生物微蛋白业务。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丝状真菌蛋白吨级产业化的企业,已建成 1200 吨微生物蛋白生产线。
目前,公司正在建设2万吨/年微生物蛋白生产线和5万吨氨基酸水溶肥的产品规模。微蛋白下游应用包括健康食品、功能性饮料、餐饮、特医食品、宠物食品等,公司已经接到国内外客户的送样需求和订单。
2023年11月,石药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石药圣雪与恒鲁生物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出资3000万元占股50%,致力于母乳低聚糖(HMO)及其他生物合成产品的生产。
2023年,国药集团和微元合成成立合资公司“国药微元”,该公司主要从事阿洛酮糖的生产与研发,项目已经落地秦皇岛市。
目前阿洛酮糖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已启动法规申报。合资公司当前已储备3万吨阿洛酮糖生物制造年产能,该产线可以快速扩产至6万吨。
浙江震元前身是震元堂,主要从事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的业务。2022年,浙江震元在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生物定向合成上虞基地项目,总投资约4.81亿元。该项目设计产能为组氨酸2400吨/年、左旋多巴1000吨/年、酪氨酸1000吨/年。目前公司合成生物产品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和保健食品原料,包括组氨酸、左旋多巴、酪氨酸等,功能性脂肪酸、健康糖及抗氧化等。目前,组氨酸、左旋多巴、酪氨酸等已具备量产条件。2023年2月,浙江震元与中科院天工所签订了推动“试验基础设施建设、合成生物学人才队伍建设、产业技术研发、试验孵化转化、技术与产业深度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