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安徽省芜湖市印发《芜湖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

 

抢抓全球生物科技革命和科技产业变革新机遇,加速培育合成生物产业生态体系,力争到2030年,全市合成生物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聚焦以上目标,明确了六大发展方向:
一是生物材料。重点发展聚乳酸、乳酸等可降解材料产品,开展生物基材料与CO2光催化聚合物等共聚改性研究,开发生物基呋喃类化合物等材料。
二是生物医药。开发生物医学相关疾病筛查诊断、康复领域的药物试剂和医疗器械产品。重点开发生物蛋白、生物酶等生物中间体产品,开展微生物发酵法等生物合成制造工艺及其产业化研究。
三是生物农业。开展合成微生物群落优化、复合菌种筛选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新一代具有杀虫活性的生物蛋白及其生物合成技术路线和使用技术等。
四是生物食品。开展活性多糖、多肽等相关天然功能活性材料的合成生物制造替代;构建高性能细胞工厂以及发展工业化培养技术。
五是生物装备制造。聚焦上、中、下游,重点研发以DNA合成、DNA 测序技术为核心的高通量自动化基因合成设备,生物反应器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平台、高效分离纯化系统设备等。
六是生物平台工具。开展酶蛋白分子改造和设计、蛋白表达系统研究。重点招引底盘细胞改造、DNA元件设计公司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企业。

 

《行动方案》还指出了十大工作举措,计划到2027年,招引培育拥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合成生物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

 

到2030年,全市合成生物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把合成生物产业打造成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引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