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原发性肝癌(PLC)是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最难治疗的肿瘤之一。肝细胞癌(HCC)是PLC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占所有PLC的75- 85%。目前HCC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靶向治疗。手术切除是早期HCC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因为HCC的症状在临床表现中可能直到晚期才变得明显,大多数HCC患者在晚期才被诊断。
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E. fischeriana)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TCM),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并在各种传统文献中有记载。狼毒大戟最早记载于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本草经集注》,味辛,性平。在我国,狼毒大戟是一种有毒的草药,用于治疗癌症已有很长的历史。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狼毒大戟治疗胃肠道癌、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晚期恶性肿瘤,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对晚期肝癌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狼毒大戟具有散结杀虫的功效,可外用治疗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以及蛆虫滋生。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从狼毒大戟中提取的许多单体化合物对多种恶性肿瘤和白血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然而,狼毒大戟抗癌活性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

目的
方法
结果
狼毒大戟提取物通过靶向PI3K/AKT通路调节NCOA4介导的铁蛋白吞噬作用,诱导铁死亡,从而发挥其抗肝癌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狼毒大戟提取物是一种有希望的肝癌治疗候选药物。
然而,提取物含有多种活性化合物,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关键的生物活性成分。此外,鉴于药物治疗的潜在副作用,对于狼毒大戟提取物的长期安全性和耐受性需要进行广泛的临床评价。这些局限性提示需要进行更广泛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以充分了解狼毒大戟提取物在治疗HCC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