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激素治疗是对抗乳腺癌的主要治疗策略。尽管近年来治疗策略的进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复发和耐药性仍构成重大挑战。
中医药(TCM)因其潜在的抑制各种癌症的发展与低毒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槐耳出自《唐本草》,作为中药广泛应用约有1600年。槐耳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真菌衍生的化合物,含有多糖、氨基酸和矿物质。作为槐耳提取物的水性产品,槐耳颗粒已被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癌症(药品生产许可证ID:Z20000109)。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表明,肝细胞癌患者可以从槐耳治疗中获益。此外,一项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经槐耳治疗后,无病生存期(DFS)延长,情绪症状减轻。前期研究证明槐耳可促进肿瘤微环境(TME)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蓄积,并与他莫昔芬协同抑制肿瘤发展。因此,槐耳作为佐剂的应用可能为乳腺癌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帕博西尼(Palbociclib)是一种强效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 4/6)抑制剂,自2015年首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以来,在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E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 2 −)晚期乳腺癌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近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可喜进展支持CDK4/6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应用。尽管CDK4/6抑制剂具有优异的临床疗效,但作为单一药物的治疗价值受到频繁的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性的限制。大约20%的乳腺癌患者对CDK4/6抑制剂无反应,最初有反应的患者中有一半在两年内发生耐药性。因此,乳腺癌患者迫切需要提高帕博西尼长期疗效的治疗策略。

目的
系统评价槐耳是否可以增强帕博西尼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结果
槐耳通过增加肠道微生物群中Akk菌的丰度增强帕博西尼的抗肿瘤作用,这有助于增强抗肿瘤免疫,因此,帕博西尼与槐耳联合治疗乳腺癌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