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医疗行业的主题仍然是“冷”。

以一级市场为例,根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一季度我国医疗领域共完成243起融资,同比下降44.5%。二级市场则更为惨淡,据公开资料整理,截止5月29日,今年已有近50家医疗企业先后“终止”IPO,目前成功上市的医疗企业不到10家

在这些数据背后,意味着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具体而言,在企业端,融资难、上市难,想要生存,要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要么就想办法找退出渠道。而对于投资人来说,募资不容易,找到好项目更不容易,因此要不断地通过“下乡”或者深入“水下”,才能挖掘出真正具有市场价值的医疗标的。

图片

所以,对于整个医疗行业来说,当前无疑是一个困难时刻,因此更需要交流和对接,而今年4月底正式启动的第九届“创客中国”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生物医药专题赛”)刚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据悉,该项赛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主办,将聚拢一批真正有创新价值、有市场潜力的生物医药项目,并联动多家上市企业和头部基金深度参与,共同挖掘医疗行业更多可能性。

 

  以市场化为导向,

着力打造医药交易平台

在采访中,大赛相关负责人一直在向动脉网强调,“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多的其实是促成医药企业及项目获得融资以及BD交易的全国路演平台。

何以见得呢?先以融资为例。据悉,此次“生物医药专题赛”共链接上百家头部基金,除市场化机构之外,还包括一些专注于医药领域的产业服务平台,比如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之一生物岛产业育成服务平台,其目前已与100+行业头部、肩部投融资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将对处于不同周期的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及项目进行投资,投资阶段从早期种子、天使并一直覆盖到C轮、D轮以及Pre-IPO轮。这些投资机构将为赛事深度赋能,并从中寻觅优秀项目合作。

说完融资,再聚焦到BD板块,事实上,这已经成为Biotech当下重要的资金来源。根据动脉橙数据库统计,2023年全球BD创造的交易收入,在Biotech外部资金收入中的占比达到1/3。在一级市场创新药泡沫消退、资本市场发行规则收紧的当下,BD交易的爆火,似乎为背负着沉重研发压力的Biotech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所以,在此次“生物医药专题赛”中,BD交易也被置于相当重要的位置,不仅在每次专题精品路演中,会集聚多家上市企业BD以观赛团身份全程参与赛事项目评选,以此促成合作;除此之外,在多场相关论坛中,也会邀请国内外龙头生物医药企业以及企业BD领衔深度参与,将对有创新力、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项目开展商务合作。

事实上,这非常重要。一方面,通过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在为医药企业及项目兑现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为一部分医药企业打开了退出渠道;另一方面,通过BD交易,也将使得医药企业间合作与兼并重组的频率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行业的更新和迭代。

 

打造IP,通过培训

为参赛项目进行全方位赋能

除了促进交易,通过塑造IP提升行业影响力以及针对困境问题提升核心能力的赋能培训同样也是此次“生物医药专题赛”的核心价值点。

比如IP塑造。众所周知,创客中国作为“国字号”赛事,本身就有极强的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一张烫金名片,因此对于众多医药企业及项目来说,参与其中,实质上就是在拓宽行业知名度。具体而言,赛事主办方一方面将以视频、推文、图片等多形式、多维度为参赛项目传播品牌;另一方面则联合垂直媒体、各地媒体以及行业核心私域构建媒体矩阵,为参赛项目的品牌内容多渠道发声。

以垂直媒体为例,据悉,此次“生物医药专题赛”目前已与包括动脉网、药融圈、同写意、易贸医疗、器械之家等多家有强影响力医疗媒体进行联合宣传,将以平台影响力集聚私域,以私域流量进行精准传播。

当然,“精准”不只是体现在品牌的打造,还包括对医药企业及项目的赋能上。在此次“生物医药专题赛”中,培训毫无疑问是一大亮点,根据官方资料介绍,大赛将邀请行业大咖针对市场痛点及需求制定企业精准培训课程,打造“生物医药黄埔军校”

具体而言,大赛将开设核心力、管理力、专业提升以及发展力四大课程,并邀请权威导师对此进行专业化、系统性提升培训。以核心力课程为例,大赛特别邀请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专业团队,将在融资策略、股权架构、商务拓展与合作、商业模式创新、IP打造等方面,对参赛企业及项目进行深度培训,以此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全方位精准赋能也是此次“生物医药专题赛”的重点。据悉,大赛目前已链接300+产业资源战略合作,包括产业园区、法律、财务、上市辅导、产业信息化等各方面,将结合参赛项目实际发展需求,精准匹配相应的产业资源。以生物岛产服为例,其将为生物医药企业、平台,医院,科研工作者,医生等打造从创意孵化、临床研究到成果转化、注册上市的全生命周期、全链条、多维度的产业育成服务体系。

对此,某位已经成功报名参数的医药企业代表向动脉网谈道,“市场寒冬之下,我们希望能抓住更多的产业机会,而之所以愿意参与到此次生物医药赛,很大程度上是觉得它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它更像是一次修行,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它可以阶段性地对项目进行赋能,项目将得以成长,而在比赛结束后,还有精准服务和专项奖励,这对于我们这种还在成长的医药企业来说很有价值。”

 

报名火热进行中

时至今日,“创客中国”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走过九载,目前共累计遴选了4525个项目参赛,其中有近20个生物医药类项目已入围近三年全国500强。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招募当前仍在火热进行中,为便于意向企业报名,动脉网从中提取了赛事部分关键信息。

参赛要求

1.大赛面向全国中小企业、创客团队、科研院校等开放,招募生物医药创新项目。参赛项目需符合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工程产业、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其他生物业、健康养生等方面产业的中小型企业及创业项目。

2.同一企业的同一项目或相似项目不可重复报名参加区域赛、专题赛、境外区域赛,近三年全国500强项目不得参赛,企业或个人被列为失信名单的不得参赛。对剽窃他人创新成果,以及使用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项的参赛者,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赛事组别

图片
企业组

1.在中国境内注册,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中小微企业;

2.参赛项目已进入市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4.无不良记录。

 

图片
创客组

1.遵纪守法的个人或高校、科研院所团队均可参赛,同一人员不得作为多个团队核心成员参赛。其中获奖证书中体现团队核心成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7人;

2.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团队核心成员,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3.企业团队或企业创新项目不得参加创客组比赛。

 

赛事安排

1.参赛报名:5月-7月,系统开放,线上报名;

2.初赛:8月,全国前100名晋级预选赛;

3.预选赛:9月,路演+答辩,分华南、华北、华东、华西、华中五大赛区,“就近原则”参加预选赛;

4.决赛:9月,全国20强参赛,路演+答辩,获胜晋级“创客中国”总决赛,地点广州南沙。

“生物医药专题赛”除了比赛,还另增加专题培训、路演和资源对接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参赛项目除了比赛,还能有更多与资本、资源对接以及自我提升的机会。

● 专题培训:6月-11月,针对企业发展需求设置,参赛项目免费参与,线上线下同步;

● 专题路演:6月-11月,线上线下同步,链接投资机构、企业BD,1V1专项对接;

● 资源对接:6月-11月,比赛、路演、培训期间开设产业资源会。

 

赛事奖励

图片
企业组

一等奖(2名):获奖证书、奖杯,现金奖励8万元,项目落地奖励,推荐进入全国企业组500强备选名单;

二等奖(3名):获奖证书、奖杯,现金奖励3万元,项目落地奖励,推荐进入全国企业组500强备选名单;

三等奖(4名):获奖证书、奖杯,现金奖励1万元,项目落地奖励,推荐进入全国企业组500强备选名单;

优胜奖(2名):获奖证书、奖杯,项目落地奖励,推荐进入全国企业组500强备选名单。

 

图片
创客组

一等奖(2名):获奖证书、奖杯,现金奖励4万元,项目落地奖励,推荐进入全国创客组100强备选名单;

二等奖(3名):获奖证书、奖杯,现金奖励2万元,项目落地奖励;

三等奖(4名):获奖证书、奖杯,现金奖励1万元,项目落地奖励。

 

政策奖励

1.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进“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 强企业组名单,可在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中获得创新直通条件。

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进“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0 强企业组名单,可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中获得评价得分直通。

3.其他政策奖励:项目落地后政府给予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人才等各项专属奖励。

 

赛事报名

参赛者登录大赛官网:

https://www.cnmaker.org.cn/ds/detail/fe4656c447a748d0866fbc14ffa81fef.html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跳转大赛官网)

统一注册报名,应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由执行单位对报名项目进行资格审核,符合大赛参赛资格的项目均可进入初赛。如有刻意隐瞒或资料造假现象,取消报名参赛资格。

 

赛事组织

主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支持单位: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广东大智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生物岛产业育成服务(广东)有限公司

注:大赛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未注册报名的参赛者不得参加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