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国产减重“神药”开始出圈大卖!


今年六月底,国内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玛仕度肽注射液(商品名:信尔美®)获批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


这款获批临床试验受试者全部来自中国人的减重药,此前GLORY-1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治疗 48 周后,4mg 玛仕度肽组平均减重 11.00%(95%CI -12.27,-9.73),6mg 玛仕度肽组则为 14.01%(95%CI -15.36,-12.66),展现出显著的减重疗效。玛仕度肽还启动了头对头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临床研究。


这款来自信达生物的减重“神药”已经在国内开启了商业化闪电战,创下获批后3天发货,15城同步开出首方的记录。


上市不到一个月,在京东平台,玛仕度肽已卖出超6000份,阿里健康平台已售超过5000份,部分链接发货时间已经推迟到7天后。阿里健康平台还推出了“不瘦必赔”服务,没有达到最低减重目标,可以申请赔付50%的用药金。


玛仕度肽获批晚于信达生物预期,原计划减重适应症2025年上半年获批,而2型糖尿病适应症则预计在下半年获批,获批推迟意味着留给信达生物国产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的窗口期更短。


GLP-1减重药物市场群狼环伺,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还将有5-6款GLP-1药物会上市。后继选手中不乏恒瑞、华东医药这样的强者。一旦国产批量上市,开启价格战,利润会被大幅压缩。信达生物如何打赢这场闪电战?



01

注重线上渠道



有业内人士分析道:“GLP-1药物有两大渠道:院内渠道和院外渠道。院内竞争拼入院速度,由于一品双规限制,入院速度通常较慢。院外渠道拼客户心智植入,如何让用户理解其产品优势,并为之买单。比如替尔泊肽成功在C端用户中植入的印象是副作用更小,而非复杂的靶点对比。”


不同企业侧重不同,司美格鲁肽此前注重院内渠道,上线电商平台时间较晚,今年开始加大对院外渠道布局,而礼来和信达都很重视院外渠道,替尔泊肽、玛仕度肽都率先在电商平台上市。


GLP-1药物年轻、自购、颜值驱动的用户群,让电商渠道成为GLP-1药物快速增长的渠道。礼来替尔泊肽 2025 年初上市,仅数月线上销量已突破 6 万支。


信达生物将电商渠道作为玛仕度肽商业化突破口。玛仕度肽的获批,标志着信达生物的转身,从“严肃医疗”向兼顾“消费医疗”拓展。


信达生物董事长俞德超2025年曾多次表达对于拓展院外渠道的重视。在2025年京东健康体重管理行业峰会上,他说到:“中国互联网那么发达,这么多商品通过互联网商业化做得很好,医药板块其实是比较落后的。”


玛仕度肽选择院内线上同步上线。与京东健康、美团买药、阿里健康三大核心平台达成合作,加大线上推广力度。以京东健康为例,信达生物与京东健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药品供应、全渠道销售、数字营销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整合各自优势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多样、优质的药品及健康服务。尤其是在减重领域,双方将携手开展行业内专家及机构合作科普减重科普内容进行数字营销。



02

更适合中国人,强调代谢综合获益



在战略层面,信达生物将玛仕度肽视为增长的基石产品,给予其与 PD-1 药物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营销策略上也异曲同工之处。


信达生物董事长俞德超曾表示:“信达生物很幸运,我们在过去13年里踩准了两个关键性靶点:肿瘤领域的PD-1和代谢领域的GLP-1。”海通国际预测,玛仕度肽在 2025 年至 2026 年的销售额有望分别达到 6 亿元和 18 亿元,有望成为信达生物非肿瘤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回顾信达生物的 PD-1 药物,其上市 7 年后仍然是中国快速增长的 10 种肿瘤药物之一,到 2024 年上半年,在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累计销售额已超 100 亿元。


信达生物能够在竞争激烈的 PD-1 市场中占据第二把交椅,关键在于其在商业化过程中的策略。其中,以价换量、降价六成进入医保是其重要一招,而准确把握国情则是信达 PD-1 商业化成功的核心要素。


信达生物基于国情制定商业化策略的成功经验,也被应用到了玛仕度肽的商业化过程中。


玛仕度肽营销定位是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减重药物,使其与两大竞品——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区分开来。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的当家花旦,属于长效 GLP-1RA 类减重药;替尔泊肽则是礼来的王牌产品,是一款 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和 GLP-1(胰高糖素样肽 - 1)双受体激动剂药物。


玛仕度肽更强调适合中国人的代谢综合获益,尤其是在减少肝脏脂肪方面。玛仕度肽获批基于的GLORY-1 研究的受试者全部来自中国人群。相较于欧美人群,中国人 BMI 值相对较低,但腹型肥胖更为显著。玛仕度肽的第二个靶点 GCG,能够直接影响肝脏糖脂代谢、炎症及纤维化过程,降低肝内脂肪含量。对于容易在内脏堆积脂肪的中国人来说,玛仕度肽能带来多重代谢综合获益。


俞德超曾在JPM2025上表示,玛仕度肽在清除脂肪肝方面的表现,比 FDA 在这些患者群体中批准的 NASH 药物要好得多。


目前,玛仕度肽还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试验在进行中。


在强调综合获益的背景下,玛仕度肽在定价策略上选择了高端路线。以京东买药平台显示的价格为例,玛仕度肽的价格为 630 元 / 2 支·1 盒,而替尔泊肽的价格为 1620 元 / 4 支,司美格鲁肽的价格为 449 元 / 1 支(实际费用可能会有所变化)。


从目前社交平台上的用户评价来看,用户最常将替尔泊肽与玛仕度肽进行对比。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用户仍面临两大核心顾虑:一是不良反应,二是体重反弹。


针对这些顾虑,企业需要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开展系统化、持续性的患者教育,按照周期逐步增加剂量,建立科学的停药过渡方案。



03

夯实产业链



为了打赢玛仕度肽商业化,信达生物还在供应链方面做了准备。


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都曾因为产能问题缺货。诺和诺德和礼来都花了大力气解决供应问题。2024年2月,诺和诺德斥165亿美元收购CDMO巨头Catalent以提高生产能力。2024年10月,礼来中国宣布了计划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用于其苏州工厂的产能升级,扩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创新药物的生产规模。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CDMO选择了凯莱英。凯莱英为玛仕度肽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的API供应保障。凯莱英2024年年报中提到,化学大分子业务2024Q4收入环比增长200%,就是由玛仕度肽备货生产拉动。国内CDMO的充足产能能够保证玛仕度肽的供应。


注射笔产能也是供应链中的关键点。诺和诺德每年生产超过8亿支注射笔,由于产能不足,2023年2月诺和诺德在中国天津投资约11.8亿元建设预填充注射笔生产线、11月投资约23亿美元扩大在法国的生产,以提升GLP-1药物及注射笔的产量。


信达生物深度布局了注射器产业链。早在2024年,信达生物就与嘉树医疗达成合作,嘉树医疗为信达生物供应自动注射类产品,为信达生物药物上市保驾护航。2025年,信达生物对注射笔产业链控制进一步增强,信达生物旗下的信成基金参与了嘉树医疗2025年完成的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和华东医药战略合作伙伴红石厚峰联合领投。


据业内人士透露,信达生物选中嘉树医疗,主要是看重嘉树医疗的创新技术突破,尤其是在内旋式扭簧笔方面。嘉树医疗注射笔产能供应充足,在国际化业务上,已完成单月超百万支的交付。


自动注射笔也成为玛仕度肽的宣传卖点。玛仕度肽采用的是PFS自动注射笔,对比以往的药物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都有着较大的提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全程看不到针头,并且即用即抛,避免了更换过程中引起的风险。该装置笔还通过创新的X切面技术,实现了无痛感注射。患者不需要自行更换针头、排气泡、调节剂量、用后保存注射笔。


替尔泊肽在国内上市了两种注射笔:注射液多剂量预装笔和PFS自动注射笔。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因为GLP-1药物减重和降糖适合的注射笔类型不同,减重更适合PFS AI注射笔或内旋储能笔,降糖更适合卡式瓶注射笔或内旋储能笔。


GLP-1 井喷时代,商业化的胜负手已经从“谁做得出”转向“谁卖得好、打得起、用得好”,对于背后配套的产业链和服务能力要求也更高。礼来和诺和诺德因为有庞大的胰岛素业务,注射笔用量大,所以选择了自产胰岛素笔路线。而国内企业体量相对较小,通常选择外部合作,如何挑选合适的供应链,实现1+1>2,也是GLP-1药物商业化的关键竞争力。


在 GLP-1 药物竞争激烈的当下,爆发力决定起跑速度,深耕能力决定终局高度。抢到先发优势红利后,还延长药物生命周期,持续拓展适应症,才能把先发优势真正铸成护城河。


* 参考资料:

医药电商,“重”者为王——第一财经

为溪 | 信达生物俞德超:生物医药创新的挑战与机遇——为溪进化派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如果您认同文章中的观点、信息,或想进一步讨论,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图片